時辰臺的意思
⒈ 古代置于衙門和驛站前用來報時的設(shè)備。
引清周亮工《書影》卷三:“開元中, 鄭審檢校兩京館驛。今驛門前十二辰堆,即審所剏。十二辰堆,即今各衙門前時辰臺也。驛騎慮有淹遲,故置堆以紀去來之候耳?!?/span>
字義分解
1.時間(對空間而言):~空觀念。
2.時代;時候:古~。唐~。戰(zhàn)~。
3.時間單位。舊指時辰,現(xiàn)指小時,即一日(一個晝夜)的二十四分之一。
4.指規(guī)定的時間:按~上班。過~作廢。
5.季節(jié):四~如春。
6.現(xiàn)在的;當時的:~事?!d。
7.時俗;時尚:入~。
8.副詞。時常:~~。~有錯誤。
9.有時候:~陰~晴。
10.時機:不誤農(nóng)~。
(1)(名)
(2)地支的第五位。參看〔干支〕。
(3)日、月、星的統(tǒng)稱:星~。
(4)古代把一晝夜分作十二辰:時~。
(5)時光;日子:誕~。
(6)指辰州(舊府名;府治在今湖南沅陵縣)。
1. 高平的建筑物:亭臺樓閣。
2. 敬辭,用于稱呼對方或與對方有關(guān)的事物:臺鑒。臺甫。
3. 像臺的東西,器物的座子:井臺。窗臺。燈臺。
4. 量詞:一臺戲。
5. 臺灣省的簡稱:臺胞。臺幣。
6. 姓。
7. 桌子、案子:寫字臺。
8. 發(fā)生在太平洋西部熱帶海洋上的一種極猛烈的風暴,稱“臺風”。
最近文章
http://m.boarscreekinteractive.com/ciyu_view_9820b743ac9820b7/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