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而知反
迷而知反的意思
⒈ 迷路后知道回來。比喻有了過失能夠改正。
引《三國(guó)志·魏志·袁術(shù)傳》:“若迷而知反,尚可以免。”
晉桓玄《與遠(yuǎn)法師書》:“迷而知反,去道不遠(yuǎn),可不三思?!?br />亦作“迷而知返”。 《宋書·二兇傳·元兇劭》:“所以淹霆緩電者,猶冀弟迷而知返耳?!?br />《南齊書·魚復(fù)侯子響傳》:“但韔矢倒戈,歸罪司戮,即理原心,亦既迷而知返?!?/span>
迷失正道而及時(shí)覺察,回歸正途。比喻知錯(cuò)能改。
【解釋】迷路后知道回來。比喻有了過失能夠改正
【出處】晉 陳壽《三國(guó)志 魏志 袁術(shù)傳》:“若迷而知反,尚可以免。”
【近義詞】迷而知返、懸崖勒馬
【反義詞】迷而不返
【語法】迷而知反作謂語、賓語;指知錯(cuò)就該。
字義分解
(1)(動(dòng))分辨不清;失去判斷能力
(2)(動(dòng))因?qū)δ橙嘶蚰呈挛锇l(fā)生特殊愛好而沉醉:~戀。
(3)(名)沉醉于某一事物的人:球~。
(4)(動(dòng))使看不清;使迷惑;使陶醉:~航|~誤|~宮。
1. ?古同“爾”,代詞,你或你的:“而翁歸,自與汝復(fù)算耳”。
2. ?連詞(a.表平列,如“多而雜”。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遞進(jìn),如“而且”。d.表轉(zhuǎn)折,如“似是而非”。e.連接肯定和否定表互為補(bǔ)充,如“濃而不烈”。f.連接狀語和中心詞表修飾,如“侃侃而談”。g.插在主語謂語中間表假設(shè),如“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3. ?表(從……到……):從上而下。
1. 曉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覺(有感覺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溫故知新。知難而進(jìn)。知情達(dá)理。
2. 使知道:通知。知照。
3. 學(xué)識(shí),學(xué)問:知識(shí),求知。無知。
4. 主管:知縣(舊時(shí)的縣長(zhǎng))。知府。知州。知賓(指主管招待賓客的人。亦稱“知客”)。
5. 彼此了解:相知。知音。知近。
6.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知(老朋友)。
(1)(動(dòng))回;還:~擊。
(2)(動(dòng))反抗;反對(duì):造~。
(3)(動(dòng))翻轉(zhuǎn):~復(fù)。
(4)(動(dòng))推及:舉一~三。
(5)(形)與“正”相對(duì):~面。
(6)(副)反而;相反地:畫虎不成~成犬。
最近文章
http://m.boarscreekinteractive.com/ciyu_view_9949c043ac9949c0/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