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成語視頻百科
生僻成語
一ㄝˇ 一ㄡˇ ㄜˋ ㄆ一ㄠˇ
YYEP
偏正式成語
古代成語
中性成語
餓莩:餓死的人。郊外有餓死的人。形容戰(zhàn)亂或災后的景象
戰(zhàn)國·鄒·孟軻《孟子·梁惠王》:“民(hao86.com好工具)有饑色,野有餓莩?!?/p>
野有餓莩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1)(名)野外:~地|~外。
(2)(名)界限:視~。
(3)(名)指不當政的地位:在~|下~。
(4)(形)不是人所飼養(yǎng)或培植的(動物或植物):~花|~草|~獸。
(5)(形)蠻橫不講理;粗魯沒禮貌:~蠻|粗~|撒~。
(6)(形)不受約束:~性|玩~了。
1. 存在:有關。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備無患。有目共睹。
2. 表示所屬:他有一本書。
3. 表示發(fā)生、出現(xiàn):有病。情況有變化。
4. 表示估量或比較:水有一丈多深。
5. 表示大、多:有學問。
6. 用在某些動詞前面表示客氣:有勞。有請。
7. 無定指,與“某”相近:有一天。
8. 詞綴,用在某些朝代名稱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
(1)(形)肚子空;想吃東西:很~。
(2)(動)使受餓:別~著牲口。
1. 同“殍”。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