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成語
一瀉千裏
一 ㄒ一ㄝˋ ㄑ一ㄢ ㄌ一ˇ
YXQL
補充式成語
瀉;不能讀作“xiě”。
一瀉千里與“一落千丈”有別:一瀉千里強調(diào)速度;指流得快而遠;常指水流急速、文筆奔放等;“一落千丈”強調(diào)深度;指降得快跌得深;常形容地位、聲望、權力等急劇下降。
古代成語
中性成語
江河奔流直下;迅達千里。比喻文筆或曲調(diào)氣勢奔放、流暢。今又喻急劇持續(xù)地下降。
宋 陳亮《與辛幼安殿撰書》:“大江在河,一瀉千里?!?/p>
一瀉千里偏正式;作謂語、定語、賓語;指速度快。
方希直如奔流滔滔,一瀉千里,而瀠洄滉瀁之狀頗少。(明 王世貞《hao86.com文評》)
water rushes down and covers hundreds of miles of land
一瀉千里(いっしゃせんり)
могучий разлив<течь стремительно>
<法>avance impétueuse,irrésistible
(1)(數(shù))數(shù)目;最小的正整數(shù)。
(2)(形)同一:~視同仁|咱們是~家人|咱們~路走|這不是~碼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紅柿。
(4)(形)全;滿:~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專一:~心~意。
(6)(副)表示動作是一次或表示動作是短暫的;或表示動作是試試的。
a)用在重疊的動詞(多為單音)中間:歇~歇|笑~笑。
b)用在動詞之后;動量詞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動詞之后;動量詞之前。
(7)(副)用在動詞或動量詞前面;表示先做某個動作(下文說明結(jié)果):~跳跳了過去|~腳把它踢開。
(8)(副)一旦;一經(jīng):~失足成千古恨。
(9)(助)〈書〉用在某些詞前加強語氣:~何速也|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1)(動)很快地流
(2)(動)腹瀉:~藥|~肚|上吐下~。
(1)(數(shù))數(shù)目;十個百。
(2)(形)比喻很多:~方百計。
1.(~兒)衣服、被褥等東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層;紡織品的反面:被~兒。衣服~兒。這面是~兒,那面是面兒。
2.方位詞。里邊(跟“外”相對):~屋?!ΑM?。
3.街坊:鄰~?!?/p>
4.家鄉(xiāng):故~。鄉(xiāng)~。
5.古代五家為鄰,五鄰為里。
6.姓。
7.長度單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
最近文章
http://m.boarscreekinteractive.com/idiom_view_9b9eb543ac9b9eb5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