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馬治

xiéshuǐnánháng,,
cāngrányúnjǐngqīng。
yuǎn遠(yuǎn)shānshí時(shí)zàiwàng,,
xiāndòngzhīmíng。
fēngníngqiū,
ténghuāwǎnqíng。。
西yángtíngjiàn,
chóuchàngzhēnjīng。。

作者簡介

馬治
馬治[明代]

明間常州府宜興人,字孝常。初為僧,能詩。元末,周履道避地宜興,治為具舟車,盡窮陽羨山溪之勝,以詩唱和,成《荊南倡和集》。洪武初,為內(nèi)丘知縣,終建昌知府。 更多

馬治的詩(共56首詩)
  • 《牧之水榭》
    牧之信奇士,縱橫見當(dāng)時(shí)。
    著書亦有兵,豈惟工賦詩。
    畫船張水嬉,禪榻悲鬢絲。
    廣陵罷走馬,陽羨亦解龜。
    芳樹竟寂寞,清淡自淪漪。
    斯人向千載,陳跡宛如茲。
    查看譯文
  • 《任公釣臺(tái)》
    伊人不可見,古臺(tái)臨野水。
    惟應(yīng)公事閑,意釣還來此。
    城門日色暮,郡舍秋風(fēng)起。
    鳥飛綠蕪上,猿啼碧山里。
    宦情方淡如,野性或偶爾。
    巉巉云溪石,其下亦清泚。
    查看譯文
  • 《出西澗過龍巖途中瞻眺》
    山澤春明麗,林樹郁峭蒨。
    游步何從起,涉澗行屢轉(zhuǎn)。
    幽泉響層曲,蔓草綿芳甸。
    在岸心已遂,經(jīng)丘始回面。
    巖崖驟誰創(chuàng),嵐嶺遙自薦。
    蒼梧凝陰吹,彤霞散晴電。
    庵藹蒙籠間,一水光練練。
    沉沉潭洞古,潛龍不復(fù)見。
    觀頤委物育,解作凝神變。
    臨深備戒慎,登高欲瞑眩。
    游目信虛無,探已有常戀。
    靈芝事曖昧,采薇庶游衍。
    行已東郊?xì)w,祈年急視膳。
    查看譯文
  • 《桃谿泛舟尋方崖士玄》
    身行沙岸曲,隱見遠(yuǎn)人村。
    初罷桃溪雨,寒山響翠繁。
    薄云凝遐思,微風(fēng)吹古原。
    登稼已云樂,欣欣田父言。
    予心亦何事,訪舊試尋源。
    查看譯文
  • 《官軍后還西澗草堂》
    干戈一為用,十室九不完。
    東西南北人,壞屋敢求安。
    昨聞府兵下,徒跣入荊菅。
    一市人盡虛,衡門駐旌竿。
    還家動(dòng)盈月,瓶粟久已殫。
    幸茲西澗西,草堂適平寬。
    竹林最無恙,秀色雨始干。
    石梁不可援,更造釃風(fēng)湍。
    掃地山氣潤,開軒水聲寒。
    留榻依故處,援琴較初彈。
    賓客稍稍來,畦蔬亦朝飡。
    坐中談時(shí)事,廢食各永嘆。
    西峰數(shù)里外,草竊除豈難。
    盛夏兵既集,翱翔彼河干。
    乃知荊揚(yáng)交,蝶血原野丹。
    頻年勞人馬,未得賊肺肝。
    憧憧往來地,供億困百端。
    我生固其時(shí),飄飖愧飛翰。
    查看譯文
  • 省掖觀梅和宋草堂韻
    楊基楊基〔明代〕
    玉肌瘦怯春風(fēng)惱,唇紅不褪香云老。
    綺窗人靜月初圓,笑覺飛瓊顏色槁。
    羅幄銅瓶小幾邊,銀燈疏影硯臺(tái)前。
    一株初破休輕折,半朵猶含最可憐。
    宮妝近眼人爭愛,卻恐愁多零落快。
    莫教纖手嗅東風(fēng),誰畫生香與真態(tài)。
  • 離京·親朋且莫唱離歌
    于謙于謙〔明代〕
    親朋且莫唱離歌,垂老其如遠(yuǎn)別何。
    白發(fā)漸從愁里長,青春半向客中過。
    山寒日落人煙少,月冷江空雁陣多。
    今夜客窗孤枕上,可能無夢到鑾坡。
  • 過吳淞江
    〔明代〕
    洞庭一水七百里,震澤與之俱渺茫。
    鴻雁一聲天接水,蒹葭八月露為霜。
    輕風(fēng)謾引漁郎笛,落日偏驚估客航。
    我亦年來倦游歷,解纓隨處濯滄浪。
  • 春興(八首)
    李東陽李東陽〔明代〕
    小疊峰巒淺作池,幽堂長是見春遲。
    風(fēng)傳翠筿聲先到,雨換青松葉未知。
    江上帆檣經(jīng)幾駐,城南第宅已三移。
    君恩若放山林去,始是云霄得意時(shí)。
  • 過汜水睹曾典史所種樹感懷一絕
    于謙于謙〔明代〕
    化洽民心久未忘,路旁嘉樹比甘棠。
    我來憩馬清陰下,淚灑薰風(fēng)一斷腸。

古詩大全

http://m.boarscreekinteractive.com/shici_view_93a9e143ac93a9e1/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