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唐代]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譯文

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依舊是秦漢時期的明月和邊關(guān),到如今多少戰(zhàn)士萬里出征不見回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倘若龍城的飛將衛(wèi)青如今還在,一定不會讓敵人的鐵蹄踏過陰山。

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注解

1
關(guān):邊關(guān)。
2
未還:不見歸還。
3
但使:只要。
4
龍城飛將:漢朝名將李廣。這里泛指英勇善戰(zhàn)的將領(lǐng)。也有人說是指衛(wèi)青?!稘h書·衛(wèi)青霍去病傳》載,元光六年(前129年),衛(wèi)青為車騎將軍,出上谷,至籠城,斬首虜數(shù)百?;\城,顏師古注曰“籠”與“龍”同。龍城飛將指的是衛(wèi)青奇襲龍城的事情。
5
教:令,使。
6
胡馬:指侵?jǐn)_內(nèi)地的外族騎兵。
7
度:越過。
8
陰山:位于今內(nèi)蒙古中部及河北北部。

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背景

《出塞》是王昌齡早年赴西域時所作。王昌齡所處盛唐,所以在其邊塞詩中,多能體現(xiàn)一種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敵制勝的強烈自信。但是頻繁的邊塞戰(zhàn)爭,也使人民不堪重負(fù),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這種和平愿望。

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賞析

這是一首著名的邊塞詩,表達了詩人希望起任良將,早日平息邊塞戰(zhàn)事,使人民過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

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邊關(guān)的蒼涼景象?!扒貢r明月漢時關(guān)”不能理解為秦時的明月漢代的關(guān)。這里是秦、漢、關(guān)、月四字交錯使用,在修辭上叫“互文見義”,意思是秦漢時的明月,秦漢時的關(guān)。詩人暗示,這里的戰(zhàn)事自秦漢以來一直未間歇過,突出了時間的久遠(yuǎn)。次句“萬里長征人未還”,“萬里”指邊塞和內(nèi)地相距萬里,雖屬虛指,卻突出了空間遼闊。“人未還”使人聯(lián)想到戰(zhàn)爭給人帶來的災(zāi)難,表達了詩人悲憤的情感。

三四句解答了“怎樣才能解脫人民的困苦?”詩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將軍?!暗过埑秋w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碧热艄ヒu龍城的衛(wèi)青和飛將軍李廣而今健在,絕不許讓胡人的騎兵跨越過陰山?!褒埑恰敝钙嬉u匈奴圣地龍城的名將衛(wèi)青,而“飛將”則指威名赫赫的飛將軍李廣?!褒埑秋w將”并不只一人,實指李衛(wèi),更是借代眾多漢朝抗匈名將。“不教”,不允許,“教”字讀平聲;“胡馬”,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騎兵。“度陰山”,跨過陰山。陰山是北方東西走向的大山脈,是漢代北方邊防的天然屏障。后兩句寫得含蓄、巧妙,讓人們在對往事的對比中,得出必要的結(jié)論。

這首詩通過對邊疆景物和征人心理的描繪,既有對久戍士卒的濃厚同情和結(jié)束這種邊防不顧局面的愿望;又流露了對朝廷不能選賢任能的不滿,同時又以大局為重,認(rèn)識到戰(zhàn)爭的正義性,因而個人利益服從國家安全的需要,發(fā)出了“不教胡馬度陰山”的誓言,洋溢著愛國激情。

作者簡介

王昌齡
王昌齡[唐代]

王昌齡 (698— 756),字少伯,河?xùn)|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后人譽為“七絕圣手”。早年貧賤,困于農(nóng)耕,年近不惑,始中進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xué)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biāo)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亦有“詩家天子王江寧”的說法)。更多

王昌齡的詩(共296首詩)

古詩大全

http://m.boarscreekinteractive.com/shici_view_99891143ac998911/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