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佚名

思文后稷,克配彼天。
立我烝民,莫菲爾極。
貽我來牟,帝命率育,無此疆爾界。
陳常于時(shí)夏。

思文譯文

思文后稷,克配彼天。立我烝民,莫菲爾極。貽我來牟,帝命率育,無此疆爾界。陳常于時(shí)夏。文德無比后稷王,功德可以配上蒼。安定天下眾百姓,無人不受你恩賞。你把麥種賜我們,天命用它來供養(yǎng)。不分彼此和疆界,遍及中國都推廣。

思文注解

1
思:語助詞。一說為“思念”。
2
文:文德,即治理國家、發(fā)展經(jīng)濟(jì)的功德。
3
后稷:周人始祖,姓姬氏,名棄,號后稷。舜時(shí)為農(nóng)官。
4
克:能夠。
5
配:配享,即一同受祭祀。
6
立:通“?!?,米食,一說“養(yǎng)育”。此處用如動詞,養(yǎng)育的意思。
7
烝民:眾民。
8
極:最,極至,此指無量功德。
9
貽:遺留。
10
來牟:亦作“麳(lái)麰(móu)”,小麥。一說來是小麥,牟是大麥。
11
率育:普遍養(yǎng)育。都是指疆域。
12
陳:布陳,遍布。
13
常:常法,常規(guī),此指種植農(nóng)作物的方法。
14
時(shí):此。
15
夏:中國。

思文賞析

《維清》祭祀文王,只有短短五句;此篇祭祀后稷,也不過八句。究其原因,便是周朝歷代先王的豐功偉績,已家喻戶曉,深入人心,無須贅述。就此篇而論,后稷的傳奇性經(jīng)歷和“誕降嘉種”、“是獲是畝”賜民百谷的無量功德,在同屬《詩經(jīng)》的《生民》中便有詳盡的敘述與頌揚(yáng)?!渡瘛芳词刮茨軇?chuàng)作于《思文》之前,而它的富有神話色彩的內(nèi)容則必然早就廣泛流傳于民間。

周頌(包括《思文》)都是西周早期的作品,在這一特定歷史時(shí)期,對周代先王的頌揚(yáng)尤為熱烈。周武王以“戎車三百兩,虎賁三百人”,在牧野伐滅“俾暴虐于百姓,以奸宄于商邑”(《尚書·牧誓》)的紂王,建立起西周王朝,救萬民于水火。王室為光宗耀祖,百姓為感激解放,這就造成了對新政權(quán)、自然也包括對新政權(quán)先王們熱情謳歌的盛況。

或許正是基于上述原因,歷代眾多學(xué)者形成了《思文》為周公所作的強(qiáng)有力的共識。詩篇是盛朝的頌歌,作者是盛朝的大圣人,這一共識的形成也極自然?!对娊?jīng)》中的多篇作者都?xì)w之于周公,此處不具論,而《思文》一篇卻未必如是。

孔疏引用《國語》,說“周文公(即周公旦)之為頌曰‘思文’”,其實(shí)不確?!秶Z·周語上》載芮良夫所說的一段話中,原文是:“故頌曰:‘思文后稷,克配彼天。立我烝民,莫匪爾極?!辈⑽囱允侵芄?。到了韋昭注中,才成為“言周公思有文德者后稷,其功乃能配于天”。但是韋注本意只是說《思文》的內(nèi)容乃反映周公所“思”,并非即指為周公所作,應(yīng)當(dāng)不難分辨??磥?,是孔疏將《國語》原文與注文誤融為一體,牽涉周公,并認(rèn)定《思文》出自周公之手。這一誤認(rèn),影響大而深遠(yuǎn),以致成為后世諸多學(xué)者的共識,雖無傷大雅,總不免讓人感到一絲遺憾。說無傷大雅,是因?yàn)椤端嘉摹反_實(shí)也體現(xiàn)了周公的思想。周公輔佐文王、武王、成王三世,于強(qiáng)國、滅商、平亂,功勛卓著,而重農(nóng)保民又是其一貫堅(jiān)持的政治原則??梢?,就理解《思文》的意旨而言,確實(shí)可以、而且應(yīng)該聯(lián)系周公;但是,就此認(rèn)定周公為作者,終究不可取。要確認(rèn)周公為《思文》的作者,還必須有早于或至少與《國語》同時(shí)的確鑿證據(jù),因?yàn)楝F(xiàn)有的確認(rèn)不過是基于《國語》的不可靠的誤認(rèn)?!对娊?jīng)》中凡無確鑿充分證據(jù)而定為周公所作者,均可作如是觀。

據(jù)《毛詩序》所言,《思文》是“后稷配天”的樂歌。后稷之所以“克配于天”,在《生民》序中說得再明白不過:“后稷生于姜嫄,文、武之功起于后稷,故推以配天也?!薄昂箴⑴涮臁钡募漓敕Q為郊,即祭上帝于南郊的祭典。古人祭天(亦即上帝)往往以先王配享,因?yàn)槿送醣灰暈樘熳樱谂湎碇斜銓?shí)現(xiàn)了天人之間的溝通,王權(quán)乃天授進(jìn)一步確認(rèn),于是原本空泛的祭天便有了鞏固政權(quán)內(nèi)容的具體落實(shí),而成為具有重大意義的政治活動。這種天人溝通的努力,今天看來雖然過于原始、刻板,但在古代,尤其是政治相對清明、經(jīng)濟(jì)發(fā)展順利的時(shí)期,其統(tǒng)一思想、凝聚人心的作用卻不可低估。試想,祭祀的程序隨著樂歌(這里是《思文》)曲調(diào)緩緩進(jìn)行(據(jù)王國維《說周頌》),簡短的歌辭一再回環(huán)重復(fù),氣氛是何等莊嚴(yán),人們會感覺置身于神奇力量的控制之中,參與盛典的自豪榮幸和肩負(fù)上天使命的虔誠在此間密切融合。

正因?yàn)槿绱耍箴㈤_創(chuàng)農(nóng)事、養(yǎng)育萬民的功德也是在上帝授意下完成的:“帝命率育?!睆膭?chuàng)作結(jié)構(gòu)上看,“天”、“帝”之間是一種緊扣和呼應(yīng);就創(chuàng)作意旨而言,又是天人溝通印象的有意識加深。在“人定勝天”觀念形成之后,天人溝通、天人感應(yīng)的思想仍然綿延不絕,并且時(shí)時(shí)占據(jù)著正統(tǒng)地位,何況在其形成之前。在《思文》產(chǎn)生的當(dāng)時(shí),天人溝通應(yīng)該具有甚至不需要任何藝術(shù)手段(自然不是說《思文》毫無藝術(shù)性)就具有的強(qiáng)烈的感染力量。

西周當(dāng)時(shí)已經(jīng)是君臨天下的政權(quán),“無此疆爾界,陳常于時(shí)夏”自然是這種權(quán)威的宣告,但又是秉承天命子育萬民的一種懷柔。昌盛的、向上的政權(quán)不會在立威的同時(shí)忘記立德,西周政權(quán)也保持著這種明智。

佚名的詩(共28987首詩)
  • 《觀別者》
    青青楊柳陌。
    陌上別離人。
    愛子游燕趙。
    高堂有老親。
    不行無可養(yǎng)。
    行去百憂新。
    切切委兄弟。
    依依向四鄰。
    都門帳飲畢。
    從此謝親賓。
    揮涕逐前侶。
    含凄動征輪。
    車徒望不見。
    時(shí)見起行塵。
    吾(一作余)亦辭家久(一作者)。
    看之淚滿巾。
    查看譯文
  • 《跋林和靖手書所作三十聊》
    唐人作詩先作聊,一聊一句名幾年。
    后來作者如崩川,去年百里無洄沿。
    又如商鞅壞井田,夷封溝洫開陌阡。
    吟哦一變成號顛,秦張功甫出此編。
    我讀未竟心犁然,借歸手抄家自傅。
    藏之篋笥待后賢,庶萬有一唐風(fēng)還。
    查看譯文
  • 《言懷》
    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樂月中眠。
    漫勞海內(nèi)傳名字,誰論腰間缺酒錢。
    詩賦自慚稱作者,眾人多道我神仙。
    些須做得工夫處,莫損心頭一寸天。
    查看譯文
  • 《五十言懷詩》
    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樂月中眠。
    漫勞海內(nèi)傳名字,誰信腰間沒酒錢。
    詩賦自慚稱作者,眾人疑道是神仙。
    些須做得工夫處,莫損心頭一寸天。
    查看譯文
  • 《自題一絕》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查看譯文
  • 齊人歌
    佚名佚名〔先秦〕
    魯人之皋。
    數(shù)年不覺。
    使我高蹈。
    唯其儒書。
    以為二國憂。
  • 杕杜
    詩經(jīng)詩經(jīng)〔先秦〕
    有杕之杜,其葉湑湑。
    獨(dú)行踽踽。
    豈無他人?
    不如我同父。
    嗟行之人,胡不比焉?
    人無兄弟,胡不佽焉?
    有杕之杜,其葉菁菁。
    獨(dú)行煢煢。
    豈無他人?
    不如我同姓。
    嗟行之人,胡不比焉?
    人無兄弟,胡不佽焉?
  • 采薇
    詩經(jīng)詩經(jīng)〔先秦〕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歸曰歸,歲亦莫止。
    靡家靡室,獫狁之故。
    不遑啟居,獫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歸曰歸,心亦憂止。
    憂心烈烈,載饑載渴。
    我戍未定,靡使歸聘。
    采薇采薇,薇亦剛止。
    曰歸曰歸,歲亦陽止。
    王事靡盬,不遑啟處。
    憂心孔疚,我行不來。
    彼爾維何,維常之華。
    彼路斯何,君子之車。
    戎車既駕,四牡業(yè)業(yè)。
    豈敢定居,一月三捷。
    駕彼四牡,四牡騤騤。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魚服。
    豈不日戒,獫狁孔棘。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行道遲遲,載饑載渴。
    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 民勞
    詩經(jīng)詩經(jīng)〔先秦〕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
    惠此中國,以綏四方。
    無縱詭隨,以謹(jǐn)無良。
    式遏寇虐,憯不畏明。
    柔遠(yuǎn)能邇,以定我王。
    民亦勞止,汔可小休。
    惠此中國,以為民逑。
    無縱詭隨,以謹(jǐn)惛怓。
    式遏寇虐,無俾民憂。
    無棄爾勞,以為王休。
    民亦勞止,汔可小息。
    惠此京師,以綏四國。
    無縱詭隨,以謹(jǐn)罔極。
    式遏寇虐,無俾作慝。
    敬慎威儀,以近有德。
    民亦勞止,汔可小愒。
    惠此中國,俾民憂泄。
    無縱詭隨,以謹(jǐn)丑厲。
    式遏寇虐,無俾正敗。
    戎雖小子,而式弘大。
    民亦勞止,汔可小安。
    惠此中國,國無有殘。
    無縱詭隨,以謹(jǐn)繾綣。
    式遏寇虐,無俾正反。
    王欲玉女,是用大諫。
  • 虞師晉師滅夏陽
    谷梁赤谷梁赤〔先秦〕
    非國而曰滅,重夏陽也。
    虞無師,其曰師,何也?
    以其先晉,不可以不言師也。
    其先晉何也?
    為主乎滅夏陽也。
    夏陽者,虞、虢之塞邑也。
    滅夏陽而虞、虢舉矣。
    虞之為主乎滅夏陽何也?
    晉獻(xiàn)公欲伐虢,荀息曰:
    “君何不以屈產(chǎn)之乘、垂棘之璧,而借道乎虞也?
    ”公曰:
    “此晉國之寶也。
    如受吾幣而不借吾道,則如之何?
    ”荀息曰:
    “此小國之所以事大國也。
    彼不借吾道,必不敢受吾幣。
    如受吾幣而借吾道,則是我取之中府,而藏之外府;
    取之中廄,而置之外廄也。
    ”公曰:
    “宮之奇存焉,必不使也。
    ”荀息曰:
    “宮之奇之為人也,達(dá)心而懦,又少長于君。
    達(dá)心則其言略,懦則不能強(qiáng)諫;
    少長于君,則君輕之。
    且夫玩好在耳目之前,而患在一國之后,此中知以上乃能慮之。
    臣料虞君中知以下也。
    ”公遂借道而伐虢。
    宮之奇諫曰:
    “晉國之使者,其辭卑而幣重,必不便于虞。
    ”虞公弗聽,遂受其幣,而借之道。
    宮之奇又諫曰:
    “語曰:
    ‘唇亡齒寒。
    ’其斯之謂與!
    ”挈其妻、子以奔曹。
    獻(xiàn)公亡虢,五年而后舉虞。
    荀息牽馬操璧而前曰:
    “璧則猶是也,而馬齒加長矣。

古詩大全

http://m.boarscreekinteractive.com/shici_view_9a405243ac9a4052/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