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吳文英

sānqiānniánshìcánwài,,
yánjuànpíngqiūshù。。
shìshuǐchuān,
gāolíngbiàn,
shídāng當(dāng)shí時(shí)shén。
yōuyúnguài。
cuìpíngshīkōngliáng,
shēnfēi。。
yànqīngtiān,
shù數(shù)hángshūjiùcángchǔ。。
liáo西chuāngjiǔzuò,
rénqiānhuì,,
tóngjiǎndēng。
xiǎncánbēi,
língguīduàn,
zhòngrénjiānchén。。
shuānghóng。
mànshānqīngqīng,
zhāoyān。
ànsuǒchūnchuán,
huàxuānsài。。

齊天樂與馮深居登禹陵賞析

  與同人相比,吳文英的詞被認(rèn)為是“晦澀難懂”。其原因有二:其一于敘寫方面往往將時(shí)間與空間交錯(cuò)雜揉,其二于修辭方面往往但憑一己直覺加之喜歡用生僻典故,遂使一般讀者驟讀之下不能體會其意旨之所在。但若仔細(xì)加以研讀,尋得入門之途徑,便可發(fā)現(xiàn)吳詞在“雕繢滿眼”、“晦澀”“堆砌”的外表下,確有一片“靈氣行乎其間”,而且“立意”之“高”,“取徑”之“遠(yuǎn)”,也是確有一份“奇思壯采”。

  馮深居,名去非,南宋理宗寶祐年間曾為宗學(xué)諭,因?yàn)榕c當(dāng)時(shí)的權(quán)臣丁大全交惡被免官。與吳文英交往頗深。因此,這首詞中頗有言外之深意存焉,這由馮氏之為人及其與吳文英之交誼可以推知禹陵則為夏禹之陵,在浙江紹興縣東南之會稽山。在吳文英家鄉(xiāng)附近。所以吳氏對禹陵之古跡名勝懷有一種感情也是可以想見的。何況夏禹王是一位憂民治水、功績卓著的先王。而南宋的理宗時(shí)期則任用權(quán)佞,國事維艱,感今懷古,吳文英在與馮深居同登禹陵之際,自當(dāng)有無限滄桑感喟。所以一開端便以“三千年事殘鴉外”七個(gè)字,把讀者引進(jìn)蒼茫古遠(yuǎn)的意界。所謂“三千年”者,蓋自夏禹之世至南宋理宗之世。固已實(shí)有三千數(shù)百年之久。又“三”字與“千”之字之?dāng)?shù)目,在直感上亦足以予讀者一種久遠(yuǎn)無極之感。而“三千年”之下又加一個(gè)“事”字,則千古興亡故事,乃大有紛至沓來之勢矣。而又繼之“殘鴉外”三個(gè)字,就“殘鴉”而言,當(dāng)?shù)桥R時(shí)之所見。昔杜牧《登樂游原》詩有句云“長空澹澹孤鳥沒,萬古銷沉向此中”,此正為“殘鴉”二字賦予人的感受。至于“外”字,則歐陽修《踏莎行》詞有句云“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就夢窗此詞而言,則是殘鴉蹤影之隱沒固已在長空澹澹之盡頭,而三千年往事銷沉則更在殘鴉孤影外,于是時(shí)間與空間,往昔與當(dāng)前乃于此七字之中結(jié)成一片,蒼涼寥漠之感,頓向讀者侵逼包籠而來。

  禹王不復(fù)生,前功不可尋,猶如殘鴉影沒,天地蒼茫,然則何地可為托身之所乎。故繼云“無言倦憑秋樹”也。語有之云“予欲無言”;又曰“夫復(fù)何言”。其所以“無言”者,正自有無窮不忍明言、不可盡言之痛也。然則此時(shí)之登臨,于追懷感慨之余,唯“倦憑秋樹”而已。此處著一“倦”字,自可由登臨之勞倦而來,然而此句緊承首句“三千年事”之下,則其所負(fù)荷者,亦有千古人類于此憂患勞生中所感受之疲弊也。而其所憑倚者,則惟有此一蕭瑟凋零之秋樹而已。人生至此,更復(fù)何言?故曰“無言”也。其下繼云“逝水移川,高陵變谷,那識當(dāng)時(shí)神禹”,乃與首一句之“三千年事”相應(yīng),故知其“倦憑秋樹”之時(shí),必正兼有此三千年之滄桑感在也。禹王宏愿偉力,然而其當(dāng)年孜孜是矻矻所疏鑿,欲以垂悠悠萬世之功者,其往跡乃竟谷變川移、一毫而不可識矣,故曰“那識當(dāng)時(shí)神禹”。三千年事,無限滄桑,而河清難俟,世變?nèi)缢梗瑒t夢窗之所慨者,又何止逝水、高陵而已哉。

  以下陡接“幽云怪雨,翠蓱濕空梁,夜深飛去”三句,此三句是據(jù)傳說用典。夫“梁”者,固當(dāng)禹廟之梁。據(jù)《大明一統(tǒng)志·紹興府志》載云:“禹廟在會稽山禹陵側(cè)。”又云:“梅梁,在禹廟。梁時(shí)修廟,忽風(fēng)雨飄一梁至,乃梅梁也?!庇忠端拿鲌D經(jīng)》:“鄞縣大梅山頂有梅才,伐為會稽禹廟之梁。張僧繇畫龍于其上,夜或風(fēng)雨,飛入鏡湖與龍斗。后人見梁上水淋漓,始駭異之,以鐵索鎖于柱。然今所存乃他木,猶絆以鐵索,存故事耳?!薄吧憽弊衷c“萍”字相通,然而“萍”乃水中植物,梁上何得有“萍?《一統(tǒng)志》及《四明圖經(jīng)》載,傳說禹廟之梁有水中之萍藻,此萍藻為飛入鏡湖之梁上之神龍所沾帶之鏡湖之萍藻。是此數(shù)句,乃正寫禹廟梁上神龍于風(fēng)雨中“飛入鏡湖與龍斗”,“比復(fù)歸,水草被其上”之一段神話傳聞也。而夢窗之用字造句,則極盡光怪陸離之能事。蓋“翠蓱濕空梁”一句,原當(dāng)為神梁化龍飛返以后之現(xiàn)象,而次句“夜深飛去”發(fā)生于神梁化龍之前;而夢窗卻將時(shí)間因果倒置,又用一不常見之“蓱”字以代習(xí)用之“萍”字。夫“蓱”與“萍”二字雖通用,然而一則用險(xiǎn)僻字更增幽怪之感,二則“蓱”字又可使人聯(lián)想《楚辭·天問》“蓱號起雨”一句,于是又有“幽云怪雨”一時(shí)驚起之意。總之,前幾句給人一種渺茫懷古之思與恍惚幽怪之感,使讀者對此充滿神話色彩之古廟生出無窮之想像。

  后二句,則又由眼前景物寄慨。曰“雁起青天”,形象色彩極其鮮明,此景必為白晝而非黑夜所見,然后知前三句“夜深”云云者,全為作者憑空想象也。而此句“雁起青天”四字,乃又就眼前景物以興發(fā)無限今古蒼茫之慨,故繼之云“數(shù)行書似舊藏處”也。據(jù)《大明一統(tǒng)志·紹興府志》載:“石匱山,在府城東南一十五里,山形如匱。相傳禹治水畢,藏書于此?!比欢h(yuǎn)古荒忽,傳聞悠邈,惟于青天雁起之處,想像其藏書之地耳。而雁陣之飛,其排列有如書上之文字,在夢窗《高陽臺·豐樂樓》一詞中,即有“山色誰題,樓前有雁斜書”一句可以為證。是則三千年前藏書之說固已渺不可尋;眼前所見者,惟青天外之斜飛雁陣之說而已。世異時(shí)移滄海桑田,正與開端“三千年事殘鴉外”及“那識當(dāng)時(shí)神禹”諸句遙遙相應(yīng),而予讀者以無窮悵惘追思之感慨。以上前半闋全以“登禹陵”之所見所想為主。

  后半闋“寂寥西窗久坐,故人慳會遇,同翦燈語”,始寫入馮深居,呼應(yīng)題面“與馮深居”四字。此三句詞,乃化用李義山《夜雨寄北》“何當(dāng)共翦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shí)”之詩句,自無可疑。夢窗乃于開端即著以“寂寥”二字,又接以“久坐”二字,其所以久坐不寐之故,正緣于此一片寂寥之感耳。昔杜甫《羌村》詩有句云:“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眽舸坝凇凹帕任鞔熬米敝拢私釉啤肮嗜藨a會遇,同翦燈語”;此三句,一氣貫下,全寫寂寥人世今昔離別之悲。

  以下陡接“積蘚殘碑,零圭斷璧,重拂人間塵土”三句,初觀之,此三句似以前三句全然不相銜接,然而此種常人以為晦澀不通之處,正是夢窗詞之特色所在。蓋夢窗詞往往以直感為其連貫之脈絡(luò),極難以理性分析說明。茲就其所用之故實(shí)而言,所謂“積蘚殘碑”者,楊鐵夫《箋釋》以為“碑指窆石言”,引《金石萃編》云:“禹葬會稽,取石為窆石,石本無字,高五尺,形如秤錘,蓋禹葬時(shí)下棺之豐碑。”據(jù)《大明一統(tǒng)志。紹興府志》載:“窆石,在禹陵。舊經(jīng)云:禹葬會稽山,取此石為窆,上有古隸,不可讀,今以亭覆之。”由此知楊氏《箋釋》以碑指窆石之說確實(shí)可信。昔李白《襄陽歌》云:“君不見晉朝羊公一片古碑羊公一征古碑材,龜頭剝落生莓苔”。自晉之羊祜迄唐之李白,不過四百余年,而太白所見羊公碑下之石龜,已剝落而生莓苔矣。然則自夏禹以至夢窗,其為時(shí)已有三千余年,則其窆石之早已莓苔遍布,斷裂斑剝,固屬理所當(dāng)然者矣。著一“積”字,足見苔蘚之厚,令人嘆歷年之久;著一“殘”字,又足見其圮毀之甚,令人興睹物之悲。而其發(fā)人悲慨者,尚不僅此也,因又繼之以“零圭斷璧”云云。夫圭璧者,原為古代侯王朝會祭祀所用,而著一“零”字,著一“斷”字,零落斷裂,無限荒涼,禹王之功績無尋,英靈何在?只有古物殘存,供人憑吊而已。故繼之云:“重拂人間塵土?!庇谑乔八e人之積蘚殘碑,與夫零斷圭璧,乃盡在夢窗親手摩挲憑吊中矣?!胺鳌弊稚细弧爸亍弊郑袩o限低徊往復(fù)多情憑吊之意,其滿腹懷思,一腔深慨,已在言外。

  后半闕開端先寫夜間故人燈下之晤對;然后陡接“積蘚殘碑”三句,又回至日間之登臨。全不作層次分明之?dāng)⑹雠c交代。蓋殘碑?dāng)噼抵畬?shí)物,雖在白晝登臨之陵廟之上,而殘碑?dāng)噼抵Ц?,則正在深宵共語者之深心之內(nèi)也。夫以“慳”于“會遇”之故人,于“翦燈”夜“語”之際,念及年華之不返、往事之難尋,其心中固早有此一份類似斷璧殘碑之哀感在也。故其下乃接云:“重拂人間塵土?!薄皦m土”不但指物質(zhì)上之塵土,同時(shí)兼指人世間之種種塵勞污染而言。然而在記憶之中,這世間塵土不過如塵封之?dāng)噼禋埍选!坝谑鞘篱g之事融會于三千年歷史之中;而歷史,亦融會于一己人事之中。此種時(shí)空交揉之寫法,正為夢窗特長之所在也。

  其后“霜紅罷舞,漫山色青青,霧朝煙暮”三句,又以浪漫筆調(diào),另辟新境。自情感之中跳出,別從景物著筆,而以“霜紅”句,隱隱與開端次句之“秋樹”相呼應(yīng)。彼經(jīng)霜之葉,其生命固已無多,竟仍能飾以紅色、弄以舞姿;惟此紅而舞者,亦何能更為久長,瞬臨罷舞,是終將亦歸于空滅無有而已。故曰“霜紅罷舞”。此一無常變滅之悲,而夢窗竟寫得如此哀艷凄迷。又繼之云“山色青青,霧朝煙暮”,則其不變者也。又于其上著一“漫”字。“漫”字有任隨、任由之口氣,其意若謂霜紅罷舞之后,任隨山色青青于霧朝煙暮之中。逝者長已矣,而人世久長,其間有無窮滄桑之感。夢窗運(yùn)筆之妙、托意之遠(yuǎn),于此可見。

  結(jié)二句“岸鎖春船,畫旗喧賽鼓”,初觀之,不免有突兀之感。蓋前此所言,如“秋樹”,如“霜紅”,明明皆為秋日景色;而此句竟然于承接時(shí)突然著一“春”字以為籠罩之筆。蓋開端之“倦憑秋樹”,乃當(dāng)日之實(shí)景;至于“霜紅罷舞”,則已不僅當(dāng)日之所見,而是包容秋季之全部變化于其中;至于“山色青青”,則更透出暮往朝來、時(shí)移節(jié)替之意。秋去冬來,冬殘春至,年年春日之際,于此山前都可見岸鎖舟船,處處有畫旗招展,時(shí)時(shí)聞賽鼓喧嘩。然則此為何事也?《大清一統(tǒng)志·紹興府志·大禹廟》載:“宋元以來,皆祀禹于比?!贝嗽~之“畫旗”、“賽鼓”,必當(dāng)指祀禹之祭神賽會也?!爱嬈臁?,當(dāng)指舟儀仗之盛:“喧”字,當(dāng)指“賽鼓”之喧鬧。然而夢窗乃將原屬于“鼓”字之動詞“喧”字置于“畫旗”二字之下,連接“鼓”與“畫旗”則為畫旗招展于喧嘩之賽鼓聲中,彌增其盛美之情狀;旗之色與鼓與聲遂為渾然一體。

  此詞通首以秋日為主,其情調(diào)全屬于寥落凄涼之感,于結(jié)尾之處突顯春日賽會之喧鬧,為全篇寥落凄涼之反襯,余波蕩漾,用筆悠閑,果真可以因春日之美盛忘懷秋日之凄涼者;然而細(xì)味詞意,則前所云“霧朝煙暮”句,已有無限節(jié)序推移之意,轉(zhuǎn)瞬即逝的春日喧鬧與永恒的凄寂形成鮮明對照。

作者簡介

吳文英
吳文英[宋代]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shù)量豐沃,風(fēng)格雅致,多酬答、傷時(shí)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更多

吳文英的詩(共831首詩)
  • 《渡江云三犯》
    羞經(jīng)顰淺恨,晚風(fēng)未落,片繡點(diǎn)重茵。
    舊堤分燕尾,桂棹輕鷗,寶勒倚殘?jiān)啤?br>千絲怨碧,漸路入、仙塢迷津。
    腸漫回、隔花時(shí)見,背面楚腰身。
    逡巡。
    題門惆悵,墜履牽縈,數(shù)幽期難準(zhǔn)。
    還始覺、留情緣眼,寬帶因春。
    明朝事與孤煙冷,做滿湖、風(fēng)雨愁人。
    山黛暝、塵波綠無痕。
    查看譯文
  • 《風(fēng)入松》
    聽風(fēng)聽雨過清明,愁草瘞花銘。
    樓前綠暗分?jǐn)y路,一絲柳,一寸柔情。
    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曉夢啼鶯。
    西園日掃林亭,依舊賞新晴。
    黃蜂頻撲秋千索,有當(dāng)時(shí)、纖手香凝。
    惆悵雙鴛不到,幽階一夜苔生。
    查看譯文
  • 《浣溪沙》
    門隔花深舊夢游。
    夕陽無語燕歸愁。
    玉纖香動小簾鉤。
    落絮無聲春墜淚,行云有影月含羞。
    東風(fēng)臨夜冷于秋。
    查看譯文
  • 《解連環(huán)》
    暮檐涼薄。
    疑清風(fēng)動竹,故人來邈。
    漸夜久、閑引流螢,弄微照素懷,暗呈纖白。
    夢遠(yuǎn)雙成,鳳笙杳、玉繩西落。
    掩練帷倦入,又惹舊愁,汗香闌角。
    銀瓶恨沉斷索。
    嘆梧桐未秋,露井先覺。
    抱素影、明月空閑,早塵損丹青,楚山依約。
    翠冷紅衰,怕驚起、西池魚躍。
    記湘娥,絳綃暗解。
    褪花墜萼。
    查看譯文
  • 《解連環(huán)》
    思和云結(jié)。
    斷江樓望睫,雁飛無極。
    正岸柳、衰不堪攀,忍持贈故人,送秋行色。
    歲晚來時(shí),暗香亂、石橋南北。
    又長亭暮雪,點(diǎn)點(diǎn)淚痕,總成相憶。
    杯前寸陰似擲。
    幾酬花唱月,連夜浮白。
    省聽風(fēng)、聽雨笙簫,向別枕倦醒,絮飏空碧。
    片葉愁紅,趁一舸、西風(fēng)潮汐。
    嘆滄波、路長夢短,甚時(shí)到得?
    查看譯文
  • 寄龍安照禪師
    〔宋代〕
    隨分叢林古格存,龍安真是泐潭孫。
    獨(dú)持一節(jié)無求世,勘破諸方不出門。
    石虎已忘蹲草見,木蛇久滅住山痕。
    遙知百事俱衰落,尚有工夫虱自捫。
  • 釋惠崇〔宋代〕
    多年不道姓,幾日旋移家。
  • 桃花菊
    朱翌朱翌〔宋代〕
    菊花忽作桃花面,放眼難看九月黃。
    花不見桃惟見菊,又將紅雨學(xué)啼妝。
  • 蘇幕遮·氣隨神
    宋先生〔宋代〕
    氣隨神,神隨氣。
    神氣相隨,透入泥丸里。
    長把金關(guān)牢鎖閉。
    捉得金晶,暗地添歡喜。
    下辛勤,須發(fā)志。
    十二時(shí)中,莫把工夫棄。
    陰盡陽全神出體。
    功行成時(shí),名列神仙位。
  • 與常不輕弈棋輸松枝筆一篇
    章甫章甫〔宋代〕
    南山蒼須翁,閱世幾千秋。
    終以明自煎,晚為松滋侯。
    孫枝后來秀,勁直余風(fēng)流。
    亦學(xué)管城子,來從毛穎游。
    故人使江南,江北停歸辀。
    持贈比歲寒,厚意豈暗投。
    形貌若黃槁,風(fēng)度猶清修。
    輕健殊可人,不作繞指柔。
    我貧得長閒,造物因冥搜。
    詩成呼使前,脫帽明窗幽。
    旁無賞音人,賴爾能點(diǎn)頭。
    無論及錢神,政恐為爾羞。

古詩大全

http://m.boarscreekinteractive.com/shici_view_9b3f9643ac9b3f96/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