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抝】字的基本信息(怎么讀,拼音)

拼音:ǎoàoniù

注音:ㄠˇ,ㄠˋ,ㄋㄧㄡˋ

筆順讀寫:橫、豎鉤、提、撇折、撇折、點、橫折鉤

部首:
筆畫數: 7
結構: 左右
繁簡對應:
五筆: RXNN
部外筆畫: 4
統(tǒng)一碼: 629D
倉頡: QVIS
鄭碼: DZZY
四角: 57020
異體字:
  • 基本解釋

  • 康熙字典

1. 同“拗”。

1. 同“拗”。

1. 同“拗”。

拗【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畫:9畫,部外筆畫:5畫

《唐韻》《集韻》《韻會》於絞切《正韻》於巧切,??坳上聲。《說文》手拉也。《增韻》折也?!段究澴印忿质刚勖!锻趿钤姟返蜆淇衩踩沾蒉?。

《韻會》《正韻》??於教切,坳去聲。拗戾,固相違也。《朱子·語類》王臨川天資亦有拗強處?!独罹b秦中歲時記》初冬納文書,卻謂之選門閉。四月選事畢,卻謂之選門開。選人名在令史前,謂之某家百姓。狀在判後,又卻須黏在判前,因名四拗。

《集韻》於交切,音坳。義同。

《集韻》《正韻》??乙六切,音郁。抑也?!栋喙獭の鞫假x》蹂躪其十二三,乃拗怒而少息?!对]》禽獸十分殺其二三,抑士卒怒以少息焉。

《集韻》於糾切,幽上聲。義同。

http://m.boarscreekinteractive.com/zi_view_9b843b43ac9b843b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