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抭】字的基本信息(怎么讀,拼音)

拼音:yǎotāo

注音:ㄧㄠˇ,ㄊㄠ

筆順讀寫:橫、豎鉤、提、點、點、橫撇/橫鉤、撇、橫折彎鉤/橫斜鉤

部首:
筆畫數(shù): 8
結(jié)構(gòu): 左右
繁簡對應(yīng):
五筆: RPMN
部外筆畫: 5
統(tǒng)一碼: 62AD
倉頡: QJHN
鄭碼: DWQD
四角: 53017
異體字:
  • 基本解釋

  • 康熙字典

1. 古同“舀”,舀取。

1. 舀具。

抭【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畫:9畫,部外筆畫:5畫

《唐韻》以沼切《集韻》以紹切,??腰上聲。??字重文?!墩f文》??或從手從宂。抒臼也。

《廣韻》以周切《集韻》《韻會》夷周切,??音由?!吨芏Y·地官·舂人》女舂抭二人?!对]》女奴能舂與抭者。《詩·大雅》或舂或抭?!锻鯌?yīng)麟·詩攷》或舂或抭董氏引韓詩?!虬唇裨娮鬓?。

《集韻》容朱切,音兪。弋??切,音燿。義??同。

他刀切,音叨。抒物之器。與挑同。《說文》或從臼作??。《集韻》又作??。別詳臼部??字註。〇按《說文》篆形註語甚明,諸書惟廣韻之篠韻收抭,他俱譌作抌。字彙沿譌,《正字通》辨之,又舍抭從擾,均與《說文》不合,今考正?;ピ斵碜衷]。

抭的字源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