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詳細解釋
康熙字典
說文解字
名詞
(1) 中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做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2”,如“工尺”
(2) 另見
名詞
(1) (指事。小篆,從尸,從乙。“尸”象人臥的形象?!耙摇笔莻€標識,周制寸、咫、尺、仞、尋、常諸度,皆以人之體為法。本義:十寸)
(2) 同本義,量詞。長度單位
尺,十寸也。人手卻十分動脈為寸口。十寸為尺,所以指斥規(guī)榘事也?!墩f文》
(3) 按,古代長度單位。各代制度不一。如:尺一(尺一板、尺一書、尺一牘、尺一詔等都是指詔書。古時詔板長一尺一寸,故稱天子的詔書為“尺一”。“尺一”又指書信)
(4) 。中醫(yī)診脈部位之一。手掌后橈骨高處下為寸;寸下一指處為關;關下一指處為尺。如:尺中(尺脈)
(5) 尺子,量長度的器具 。如:平行尺;折尺;滑尺
(6) 喻法度或標準 。如:尺墨(法規(guī),法制)
(7) 像尺一樣的條狀物 。如:鎮(zhèn)尺;戒尺;尺簡(古代用以書寫文字的竹木簡);尺疏(奏章)
(8) 信件,信札 。如:尺書(書,信;書籍);尺素(短箋,書信)
形容詞
(1) 喻短小或狹小的
尺澤之蜺也?!逗鬂h書·對楚五問》
(2) 又如:尺土(形容極為狹小的土地);尺地(極少的土地);尺鐵(短小的鐵制武器)
(3) 另見
尺【寅集上】【尸部】 康熙筆畫:4畫,部外筆畫:1畫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昌石切,音赤?!墩f文》十寸也。人手郤十分動衇爲寸口,十寸爲尺,規(guī)矩事也。從尸從乙。乙所識也。周制:寸尺咫尋常仞,諸度量皆以人體爲法。《家語》布指知尺,舒肱知尋?!肚皾h·律歷志》度量衡皆起於黃鐘之律,一黍爲分,十分爲寸,十寸爲尺?!恫嚏摺お殧唷废氖鐮懗撸缶糯鐮懗?,周八寸爲尺?!吨芏Y·司市》疏置丈尺於絹布之肆。
又大尺曰施?!豆茏印さ貑T篇》其施五尺。《註》施音遺,大尺之名。
又《小爾雅》五尺謂之墨?!吨苷Z》不過墨丈尋常之閒?!对]》五尺爲墨,倍墨爲丈。今木工各用五尺以成宮室,其名爲墨,則墨者工師之五尺也。
又《唐輦下歲時記》二月朔日爲中和節(jié),賜大臣戚里尺,謂之裁度民閒。
又法三尺,謂以三尺竹書寫法律,故俗謂舞文爲弁髦三尺。今以三尺爲具,非也。
又葉昌約切,音綽?!对姟旐灐肥菍な浅?。葉下作若?!俄崟吠ㄗ鞒唷?/p>
說文解字
尺【卷八】【尺部】
十寸也。人手卻十分動脈爲寸口。十寸爲尺。尺,所以指尺?榘事也。從尸從乙。乙,所識也。周制,寸、尺、咫、尋、常、仞諸度量,皆以人之體爲法。凡尺之屬皆從尺。昌石切
說文解字注
(尺)十寸也。寸、十分也。禾部曰。十髮爲程。一程爲分。十分爲寸。又曰。律數(shù)十二。十二禾秒而當一分。十分而寸。漢志曰。九十分黃鐘之長。一爲一分。十分爲寸。十寸爲尺。十尺爲丈。十丈爲引。而五度審矣。人手卻十分動脈爲寸口。寸部下亦曰。人手卻一寸動謂之寸口。鄭注周禮曰。脈之大要在陽明寸口。疏云。陽明在大拇指本骨之高處與弟二指閒。寸口者、大拇指本高骨後一寸是也。按大拇指本高骨後一寸、許所謂人手卻十分也。卻者、也。者、拓也。人手竟又開拓十分得動脈之處、是曰寸口。凡寸之度取象於此。十寸爲尺。十其長是爲尺。尺、逗。所?指尺規(guī)榘事也。指尺當作指。聲之誤也。指猶標目也。用規(guī)榘之事。非尺不足以爲程度。尺居中。下可晐寸分。上可包丈引也。漢志曰。寸者、忖也。尺者、蒦也。尺蒦三字同韻。從尸。主也。從乙。會意。昌石切。古音在五部。古書亦借赤爲之。毛晃曰。宋時案牘如此。乙、逗。所識也。漢武帝讀東方朔上書未盡。輒乙其處。題識之意也。以榘尺記識所度、故從乙。周制。寸尺咫尋常仞諸度量。
尺為謎底的謎語
尺字組詞造句
尺的方言集匯
◎ 粵語:ce2 cek3
◎ 客家話:[客英字典] chak7 [陸豐腔] chak7 [梅縣腔] chak7 [臺灣四縣腔] cak7 [沙頭角腔] cak7 [海陸豐腔] chak7 [寶安腔] cak7 [客語拼音字匯] cag5 [東莞腔] cak7
◎ 潮州話:ciêh4/cioh4 cê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