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內(nèi)容
一張表梳理歷史朝代順序
荀彧之死千百年來無解,荀彧為什么抑郁而終?
三國時期,曹操能夠統(tǒng)一北方,擁有“三分天下占其二”的地位,有許多因素。單就文臣武將而言,功勞最高的非荀彧莫屬,他是曹魏集團的首席謀臣,被曹操譽為“吾之子房”。
可是令人奇怪的是,荀彧的死亡相當(dāng)奇怪,史料上有兩種答案,一是陳壽著的《三國志》,一是孫盛著的《魏氏春秋》。要分析荀彧的死因,得先看看這一年都發(fā)生了什么?
公元212年,董昭等人認(rèn)為曹操可以進爵為國公,得到九錫之賞,于是秘密請示荀彧。結(jié)果這個提議遭到荀彧的拒絕,他認(rèn)為曹操興起義兵的初衷是為了匡扶朝廷、安定漢室。表面上來看,從侯爵晉升到公爵只是高了一等,但是性質(zhì)卻大大不同。如果曹操封公了,就可以建國,擁有自己的社稷和宗廟。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曹操可以光明正大地建立獨立王國。而且,如果進公爵成功,那么離王爵也不遠了。
荀彧的反對引起了曹操的不滿,當(dāng)時恰好準(zhǔn)備討伐孫權(quán),于是就以勞軍的名義,把荀彧調(diào)到壽春,坐鎮(zhèn)曹軍的東線戰(zhàn)場??墒?,荀彧的定位不是一般的謀臣,他謀的是戰(zhàn)略而并非戰(zhàn)術(shù),以往都是坐鎮(zhèn)曹軍總部,其地位猶如蜀漢的諸葛亮。如果只是一場小型戰(zhàn)爭,荀彧的作用還不如郭嘉、賈詡,甚至還不如一般的隨軍謀士。
就在這一年,荀彧在壽春去世,年僅50歲。對于荀彧的死因,歷史上流傳著兩種說法,也都有相關(guān)文獻的記載。
第一種說法認(rèn)為死于自殺,曹操派人給荀彧送過去一個食盒,可是打開后里面什么也沒有,不久之后就傳出荀彧服毒自殺的消息,鬧得朝野沸沸揚揚。
《魏氏春秋》有記載,“太祖饋彧食,發(fā)之乃空器也,於是飲藥而卒?!?/strong>
第二種說法認(rèn)為抑郁而終,曹操進公爵之位,篡漢之心呼之欲出。顯然,這讓荀彧心灰意冷,輔佐曹操二十多年的心血全部落空,因此猶豫而死。
《三國志》有記載,“太祖軍至濡須,彧疾留壽春,以憂薨?!?/strong>
三國時期,諸葛亮、荀彧、魯肅是三大政權(quán)的核心人物,都有自己的政治理念,并且影響蜀漢、曹魏、東吳的走向。
因此,他們不同于普通的文臣,應(yīng)該稱為政治家,有自己的抱負(fù)。在這三個人中,魯肅最簡單,首先他并非出自名門望族,輔佐的孫權(quán)也不是本地豪族,沒有太多的忌諱。
所以,東吳治國之道的隨意性比較大,一會為了抗曹魏可以向蜀漢示好,一會為了抗蜀漢可以向曹魏投降。
諸葛亮在赤壁之戰(zhàn)后被冷置了近十年,就是因為有自己的抱負(fù),而劉備卻沒有。西征益州時,劉備所重用的法正和龐統(tǒng),恰恰是急功近利的謀臣。
荀彧在三人中的優(yōu)勢最明顯,他出身名門,公元192年離開袁紹投奔剛剛起家的曹操,就是因為相信曹操能夠重振漢室,這也是荀彧的政治抱負(fù)。
最初十年時間里,曹操確實一心為漢,至少史料上沒有“篡漢”的記載。但是大權(quán)在握之后,曹操變了,其政治理念與荀彧有了沖突。
荀彧到底是被迫自殺還是抑郁而終,千百年來一直沒有確切答案。
但是以曹操的為人來說,既然把荀彧貶到了壽春,遠離政治中心,就沒必要再下殺手。
如果曹操連這一點容人之量也沒有,肯定不會取得如此大的成就。
所以,荀彧抑郁而終的可能性更大。
查看詳情>>與“荀彧之死千百年來無解,荀彧為什么抑郁而終?”相關(guān)的文章
荀彧之死有兩個版本,荀彧真的服毒自盡還是另有隱情?
曹操一統(tǒng)北方,官至丞相,“挾天子以令諸侯”,是到了加封爵位的時候了。當(dāng)曹操剛接到晉魏公,加九錫的詔書時,荀彧竟然第一個反對,而且態(tài)度堅定。荀彧上表曹操:“(曹公)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度龂萘x》將這段話總結(jié)為“秉忠貞之志,守謙退之節(jié)”,這段話柔中帶剛著實讓曹操難堪。要知道,荀彧可是曹操嫡系班底,是曹操最為敬重、倚重的老臣,荀彧的反對不僅朝野震驚,就連曹操本人都是萬萬沒想到。曹操因此記恨荀彧,荀彧也因此遠離曹操集團核心。
關(guān)于荀彧的死有兩個版本,一說是荀彧被排擠后留在壽春,抑郁成疾而終。另一個版本是《魏氏春秋》所記載,裴松之注《三國志》時而引用之:曹操送給荀彧一個食盒,荀彧打開一看是空的,于是便服毒自盡(高手之間的對話,真是一切竟在不言中),享年五十。
關(guān)于這兩個問題,觀點有二
觀點一:
荀彧盡心輔佐曹操的主要目的是匡扶漢室,而當(dāng)曹操真實面目徹底暴露并將其邊緣化時,荀彧也已經(jīng)認(rèn)識到,自己已經(jīng)無力阻止曹操,漢室之傾頹以成定局。正是自己極力輔佐之人,毀了自己匡扶漢室的奮斗目標(biāo),自己也成了協(xié)曹滅汗的主要推手,其內(nèi)心的痛苦是可以想象的,再加之曹操的暗示,便服毒自盡。所以,荀彧之死乃死于心灰意冷,并且死于曹操之手。
觀點二:
當(dāng)時漢王朝已經(jīng)名存實亡,荀彧乃王佐之才,不可能不知道曹操的僭越之心,那么荀彧不遺余力的獻計曹操本意就是要幫助曹操完成霸業(yè)。而荀彧上表反對曹操加九錫,其實是一種自我救贖,以此來掩蓋自己助曹為虐的人生污點,乃沽名釣譽之所為。
傾向觀點一的人還是多一點,這是為什么?
曹操早年真心是一腔愛過熱血,在自己實力遠不及董卓十分之一情況下,決意征討之。而袁紹、袁術(shù)之流雖手握重兵,討伐董卓流于形式,所想的都是如何獲得自己的利益,毫無真心匡扶漢。因此荀彧棄袁投曹之舉,很大原因是因為自己匡扶漢室之理想。
曹操“取而代之”之心,是隨著自己實力的強大而變化的,更是荀彧無法左右的。那為什么荀彧不選擇離開曹操呢?當(dāng)時的人(尤其是名仕)是很講究忠誠的,當(dāng)時的價值觀就是:不到萬不得已是絕對不能侍奉二主。曹操并沒有虧待荀彧,荀彧有什么理由離開曹操?你說曹操要篡位,曹操表態(tài)了嗎?所以荀彧沒辦法離開。其實從荀彧生平記載來看,荀彧為曹操出奇策,多是在曹操創(chuàng)業(yè)初期。官渡之戰(zhàn)曹操做大之后,已經(jīng)鮮有荀彧主動獻計的記載了,荀彧多是做本職工作,只有曹操問到荀彧,荀彧才簡單表述一下己見。并且曹操極力推舉荀彧為三公之位,荀彧卻是盡力推辭,側(cè)面也反應(yīng)出荀彧的心態(tài)。
再者從荀彧上表反對曹操文字來看,其言辭柔中帶刀,深刻揭露曹操道貌岸然之本質(zhì),足以讓曹操恨不得找個地縫鉆進去。荀彧這么做,無疑是將生死置之度外,真有為挽回漢室榮譽和維護自己的初衷,做最后一搏的架勢!
以死來沽名釣譽,代價明顯過高,不符合常理。其實當(dāng)時絕大多數(shù)德高望重之人,都已經(jīng)“忘記”漢朝而歸順曹操,所以荀彧徹底歸順曹...
查看詳情>>與“荀彧之死有兩個版本,荀彧真的服毒自盡還是另有隱情?”相關(guān)的文章
歷史上荀彧之死的真相,或許沒有那么復(fù)雜
荀彧(xún yù)(163年-212年),字文若。潁川郡潁陰縣(今河南許昌)人。東漢末年政治家、戰(zhàn)略家,曹操統(tǒng)一北方的首席謀臣和功臣。荀彧早年被稱為“王佐之才”,初舉孝廉,任守宮令。后棄官歸鄉(xiāng),又率宗族避難冀州,被袁紹待為上賓。其后投奔曹操。官至侍中,守尚書令,封萬歲亭侯。因其任尚書令,居中持重達十?dāng)?shù)年,處理軍國事務(wù),被人敬稱為“荀令君”。
荀彧是三國時期非常著名的謀略家,懂得審時度勢,投靠明主。在他投奔曹操以后,便開始為其出謀劃策,曹操能夠迅速的統(tǒng)一北方,與他和家族的支持有著不可或缺的因素。荀彧出身于名門望族,是一個官宦世家,祖父和父親、叔父都在地方上做過官員。在看出天下即將大亂以后,為了親友的安全,便辭去了官職返回了故鄉(xiāng)。
亂世到來以后,曾率領(lǐng)族人投奔過袁紹,但是卻發(fā)現(xiàn)袁紹外寬內(nèi)嫉,處事優(yōu)柔寡斷,這樣的人難成大事。在得知曹操擊敗黑山農(nóng)民軍以后,發(fā)現(xiàn)這個人雄才大略,多謀善斷,于是毅然離開袁紹投奔了曹操。一夜詳談之后,曹操非常高興,把他評價為張良一樣的人物,這時的荀彧還不到三十歲,就被封為奮武司馬,協(xié)助曹操管理軍務(wù)。
在196年迎回漢獻帝以后,荀彧和曹操更是配合默契,一個主內(nèi),一個主外。因為曹操常年征戰(zhàn)在外,所以國家管理上的政務(wù)基本上都是由荀彧進行處理的。更難得的是荀彧還不斷為曹操舉薦人才,包括郭嘉、荀攸、司馬懿、王朗等數(shù)人都是由他舉薦。這些人才也為曹操的統(tǒng)一大業(y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尤其是因為荀彧的神機妙算,讓曹操在官渡之戰(zhàn)中打敗袁紹,立下了汗馬功勞。
更是趁著袁紹大敗而勸說曹操乘勝追擊,從而徹底的平定的北方亂局。荀彧和曹操兩個人私交深厚,一直互為犄角,相互信任。曹操更是主動把自己的女兒安陽公主嫁給了荀彧的長子,結(jié)為秦晉之好。在公元212年,董昭等人建議曹操進爵位國公,從此以后擁曹派和保漢派便開始爭論不休,斗爭也就開始了。
許多人也因此懷疑,荀彧是被曹操逼死的,甚至傳出曹操給荀彧送了一個空食盒,荀彧看后便自盡身亡。
但是這種揣測也實在沒有根據(jù),據(jù)史書記載,荀彧是在犒賞三軍以后因病留在壽春,不久之后便因病身亡了,此時剛剛年滿50歲,在古代的那種醫(yī)學(xué)情況下,能活到50歲已經(jīng)算是高壽了,而陳壽在《三國志》中記載是“以憂薨”,所以荀彧病死也是情有可原的。卻不清楚為什么許多人寧可去相信那種毫無根據(jù)的陰謀論,堅定認(rèn)為是曹操謀害的呢?
與“歷史上荀彧之死的真相,或許沒有那么復(fù)雜”相關(guān)的文章
對漢室忠心耿耿的荀彧,最后是怎么死的?
荀彧(163-212年),字文若,潁川潁陰(今河南許昌)人,曹操統(tǒng)一北方的首席謀臣和功臣,被曹操稱為“吾之子房”。官至侍中,守尚書令,封萬歲亭侯,因其任尚書令,居中持重達十?dāng)?shù)年,被人敬稱為“荀令君”。
后因反對曹操稱魏公而受曹操所忌,調(diào)離中樞,在壽春憂郁成病而亡(一說受到曹操暗示而服毒自盡),死后被追謚為敬侯,后又被追贈太尉。雖然在他死后,得到了如此之多的榮耀,但這些對于一個已經(jīng)死去的人來說,又有什么意義呢?其實荀彧的死歸根到底還是因為他的性格造成的:一是太直白,二是太忠心。
他向曹操提出他的觀點太直白,假如他向曹操提建議時,話語能夠委婉一點,態(tài)度能夠和藹一點,他或許還能幸免一死,或許不能繼續(xù)做他的官,但至少留下了寶貴的性命,俗話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鄙亲顚氋F的,是應(yīng)該珍惜的啊。
他的忠心一是對漢室,二是對曹操,他既對已經(jīng)不可挽救的漢室抱有恢復(fù)的希望,希望能在他或者說他和曹操的努力下能夠得到延續(xù)和恢復(fù)。其實,這都要怪他太固執(zhí),或者他讀書太少,不懂得朝代的更替是一種很自然的現(xiàn)象,是社會進步的一種表現(xiàn)。
而且任何人也不能阻止社會的進步,漢王朝的滅亡是必然的,是不會因為他一個人的聰明和努力能夠改變的。他太忠于他的漢室,假如他能放棄對漢室的忠心,而不管曹操做什么,那么他的一生又將改寫,或許會是一帆風(fēng)順的一生,令人羨慕的一生。
他對曹操太忠心,正是為了曹操好,他才表述他的觀點,希望曹操能夠改變既定策略??墒擒鲝獩]有想到人是會變的,隨著曹操的功勞越來越大,他的權(quán)力也越來越大;隨著他的權(quán)力越來越大,他的野心也越來越大。對于荀彧的建議,曹操不僅沒有采納,還要干掉手無縛雞之力的荀彧。
在三國演義中,荀彧是被曹操賜毒酒而死的,而歷史上荀彧真的是被曹操所害死的嗎?其實不然,三國演義這樣描寫只是為了突出曹操的殘暴不仁,疾賢妒能。真實真正的情況是這樣的,話說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十萬大軍征討孫權(quán),荀彧作為謀士隨軍。
由于荀彧不適應(yīng)淮南的氣候,不幸病倒了,于是就被留在壽春,曹操繼續(xù)進軍濡須,交戰(zhàn)期間,孫權(quán)送給曹操兩盒甜酥。曹操吃了一口,感覺味道十分可口,于是就在盒子上提了“一合酥”三個字,并吩咐把眾將叫來,大家共同分享。
后因?qū)O權(quán)來攻,曹操出帳去了,這時大家都來到帳中,不見曹操,只看見桌子上的食盒,誰也不明白什么意思。主薄楊修打開食盒,吃了一大口,并告訴大家其中的奧秘,于是大家便爭先恐后把一盒甜酥全都吃了,有嘴讒的發(fā)現(xiàn)還有一個食盒,就把第二個食盒里的甜酥也吃了,并把盒子蓋好,放回原處。
這時曹操回到大帳,看見一個食盒已經(jīng)空了,就問左右是誰猜透他的意思,左右告訴他是楊修,曹操十分高興。突然,曹操想起荀彧,就命人把另一個食盒送去,這時,荀彧正在壽春養(yǎng)病,正值冬天酷冷,又受了風(fēng)寒,磕喘不止,接到曹操饋贈的食盒,心里十分高興。
可當(dāng)他打開食盒一看,卻是空的,心里暗想:曹公是個精細的人,絕對沒有送我空盒子...
查看詳情>>與“對漢室忠心耿耿的荀彧,最后是怎么死的?”相關(guān)的文章
曹操手下謀士荀彧之死是怎樣的?荀彧死后曹操懊悔不已
荀彧從曹操起家就開始跟著他,而且還是荀彧建議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但最諷刺的就是荀彧竟是被曹操逼死。荀彧一生都忠于漢室,不愿意曹操自立為王,所以和曹操發(fā)生了非常大的分歧。荀彧的死也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被曹操賜了空飯盒所以自殺,還有就是被貶最后由于致死。反正都是因為曹操才死的,道不同不相為謀但是只有死也顯得過于悲哀。
曹操手下謀士眾多,然而稱得上足智多謀的卻沒有幾個。郭嘉可以稱得上才高八斗,而且毫無疑問是最受曹操信賴的。還有一個人,曹操對他也非常信任,也很倚重他。只不過后來和曹操觀念不同,被曹操逼死了,這個人就是荀彧。
荀彧以前在漢朝做過官。董卓廢掉少帝之后,荀彧看不慣董卓的橫行霸道,就棄官回到家鄉(xiāng),還把家族搬遷到冀州。冀州這時候在袁紹手里,袁紹知道荀彧的名氣,就想把他招攬過來。荀彧覺得袁紹不是做大事的料,就投奔了曹操。曹操高興的說,我的子房終于來了,我再無憂慮了。
曹操率軍打陶謙的時候,呂布趁機進攻曹操的地盤。荀彧和程昱設(shè)計死守住了最后三座城池,堅持到曹操回來。荀彧不僅計謀多,眼光也很長遠。獻帝從長安回洛陽的時候,荀彧磨破嘴皮,勸說曹操把獻帝迎接過來,在許都建立國都。其實,荀彧這樣做,不僅僅讓曹操能夠挾持天子從而命令諸侯,也是在完成他作為一個讀書人的使命,就是對皇帝的一片忠心。因為獻帝雖然被曹操控制,但是比之前顛沛流離隨時可能死掉的環(huán)境好得多。不過,也正是因為荀彧對皇帝的忠心,導(dǎo)致了他和曹操逐漸產(chǎn)生間隙。
荀彧在政治上選拔人才,經(jīng)濟上發(fā)展農(nóng)業(yè),幫助曹操控制下的漢朝維持著最后的榮光。不過,曹操也看出來了,自己手下的謀士雖然是在為自己出力,但是一顆心還是在漢獻帝身上。就算曹操沒有當(dāng)皇帝的想法,自己手下的人幫著別人,也會讓他不爽。隨著曹操勢力逐漸增加,享受的特權(quán)也就多了起來。荀彧敏銳的發(fā)現(xiàn),自己以前追隨的那個想要重振漢室的曹操已經(jīng)慢慢被權(quán)力改變,他已經(jīng)不再是想要滌蕩朝堂的曹操,而是一個試圖掌控天下的曹操。這對于荀彧這種骨子里還是傳統(tǒng)的文人來說,臣子始終是臣子,權(quán)力和地位蓋過天子是無法被接受的。這時候荀彧就上書,認(rèn)為曹操不需要再加九錫了。九錫是漢朝臣子最高的待遇,荀彧覺得曹操地位已經(jīng)很高了,再索求的話就顯得權(quán)力欲望很重,給人直逼天子的感覺。曹操就在這個時候恨起了荀彧,也許曹操不想逼退獻帝,不過出于對后人的考慮,不能不想想以后曹家人怎么對待獻帝,荀彧不幫自己也就罷了,還在說自己壞話,這是曹操不能忍的。曹操就找個借口,把荀彧發(fā)配到壽春,又賜給他一盒毒藥,荀彧便服毒自盡了。
不得不說,曹操即便狠毒,對荀彧還是有感情在的。知道荀彧死后,曹操也是不斷懊悔。畢竟除了郭嘉,曹操可以說最偏愛的謀士就是荀彧了,只不過兩個人觀念不一樣,才導(dǎo)致了曹操對他下手。荀彧死后,曹操還是官至魏公,權(quán)力達到人生的巔峰,基本上已經(jīng)算是漢朝背后的皇帝。不過曹操一直到死都沒有篡位,也許是心里還割舍不下,曾經(jīng)那個在自己還...
查看詳情>>與“曹操手下謀士荀彧之死是怎樣的?荀彧死后曹操懊悔不已”相關(guān)的文章
關(guān)于荀彧之死有三種說法,最后一種很奇葩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三國是一個將星云集的年代,他們都有著自己的故事,其中不乏一些模糊的記憶。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關(guān)于三國的那些未解之謎。荀彧之死之謎。
歷史上荀彧之死有這三種說法:
一、被曹操派人殺害。
公元212年,董昭等人建議將曹操進爵為國公,并加九錫,以表彰曹操的巍巍戰(zhàn)功,這是朝廷中擁曹派的一次重要舉動。此后曹操離稱帝僅僅只有一步之遙。荀彧少年便更隨曹操南征北戰(zhàn),君臣二人同患難,共生死,但在此事上,荀彧動搖了。荀彧身為漢朝重臣,自幼受封建正統(tǒng)觀念的熏陶,自然要恪守封建道德,自古忠臣不事二主,荀彧自當(dāng)擁護漢室。因此曹操與荀彧有了間隙。曹操的猜疑讓荀彧的權(quán)利被架空,曹操是一個疑心極重的人,他不會給自己留下隱患,所以荀彧不得不死。不久荀彧便死在家中。
二、荀彧郁郁而終
212年十月,曹操南征孫權(quán),便上書朝廷,請求派荀彧勞軍,卻再未召回,荀彧因病留在壽春,不久憂郁而死。這個說法小編認(rèn)為還是比較可靠的。曹操雖然是一代梟雄,但他讓他親手殺死更隨自己的老部下,他是做不到的。畢竟曹操也是人。所以他選擇將荀彧下方,希望荀彧遠離權(quán)利的中心,希望荀彧能夠告老還鄉(xiāng),得以善終??上€是低估了文人倔強。荀彧忠于漢室,不能阻止曹操賜九錫,那種無助的挫敗感讓他寧愿一死,也不想看到曹操登基的那天,因為他們都知道,真到了那天,必然是反目成仇。朋友相殺。于是荀彧選擇了沉默,不再沉默中爆發(fā),便在沉默中滅亡。荀彧病逝于壽春全了忠于漢室之名,也沒有辜負(fù)與曹操君臣一場。
三、曹操賜死!
關(guān)于荀彧之死,史書上還有一種說法,荀彧反對曹操賜九錫后便深居簡出,曹操得知后,派人給他送去一盒食品,荀彧打開—看,里面空空如也,荀彧明白曹操的用意,再無食君之祿。于是上吊結(jié)束了他輝煌的一生,其實荀彧或許明白,漢室的威嚴(yán)早已不復(fù)存在,他只不過是一廂情愿的希望曹操統(tǒng)一后能歸還權(quán)利于獻帝,當(dāng)他夢醒了,自然也是離開的時候了。
縱觀曹操與荀彧的一生,他們有太深的羈絆,真正的歷史早已埋葬于歷史的長河之中,或許有些謎題讓他永遠保存下去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與“關(guān)于荀彧之死有三種說法,最后一種很奇葩”相關(guān)的文章
歷史上荀彧怎么死的?荀彧之死和他的性格有關(guān)系
曹操的曹魏政權(quán)的建立有三個人物非常重要,荀彧、荀攸還有鐘繇,其中荀彧是最重要的人物,因為荀彧的功勞和能力都在兩者之上,且是荀彧推薦了鐘繇和侄子荀攸。那么荀彧早期的生涯如何?歷史上他最后為何而死?
荀彧的生平簡介
荀彧,字問若,東漢末年著名的政治家,被稱為“王佐之才”。荀彧曾為曹操統(tǒng)一北方有巨大的貢獻,可以說是首席功臣,荀彧的戰(zhàn)略謀略手段很高,被曹操比作張良稱荀彧為“吾之子房”也。但是后來想稱魏王,加封九錫,荀彧勸誡曹操不該如此因此惹怒曹操。
荀彧少年時期就頗有才名,公元189年被推為孝廉,同年,董卓廢除劉辯立劉協(xié)為帝,自封相國,荀彧棄官回鄉(xiāng)與家鄉(xiāng)人說潁川不宜久留,卞舉家遷往冀州,袁紹待他如上賓,但是荀彧確認(rèn)為袁紹難成大事。公元191年荀彧投奔曹操,曹操大悅封其為別部司馬,當(dāng)時的荀彧年僅29歲。之后荀彧以司馬身份跟隨曹操征戰(zhàn),并為曹操多次獻計,讓曹操迎接天子,這給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戰(zhàn)略優(yōu)勢的來源,并為曹操的政權(quán)打下基礎(chǔ)。后來荀彧很少出征了,但是軍國之事都由荀彧籌劃,荀彧選用了大量的賢良之才,比如戲志才、郭嘉、陳群、司馬懿等人。
當(dāng)時荀彧是曹操的重要謀臣,可以說荀彧主內(nèi)他的侄子荀攸主外。曹操還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荀彧的兒子,但是公元212年,曹操因稱王的事情與荀彧產(chǎn)生隔閡,曹操征孫權(quán)的時候,讓荀彧到譙縣勞軍,調(diào)離了中樞。
荀彧是怎么死的
荀彧在公元212年去世,關(guān)于他的死在《后漢紀(jì)》和《三國志》等史書上說他是憂憤而死,而《魏氏春秋》則記時曹操賜食物給荀彧吃,但是器皿里面什么都沒有,以此暗示荀彧,荀彧最后喝毒藥身亡。雖然荀彧之死史書上記載不一,但是大多人認(rèn)為荀彧之死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荀彧反對曹操稱王加九錫。
荀彧從公元191年投奔曹操開始,歷時20余年都為曹操統(tǒng)一天下鞠躬盡瘁,而且荀彧的兄弟、兒子、侄子都為曹操效力,曹操還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荀彧,當(dāng)時的荀彧可以說是曹操的知己了,但是荀彧為何要在曹操走向頂峰的時候反對曹操呢?有人認(rèn)為荀彧這個人雖然擁護曹操重新打造天下,但是他在心里上還是與漢朝相連的,所以很多人說他是漢朝歷史上最后一位忠臣,荀彧究竟怎么死的,我們后人大多是種猜想。
曹操這一生其實是荀彧給了他信心,強大的袁紹當(dāng)時曹操都忌憚的,如果曹操不強,就沒有后來三國鼎立的局面,曹操一生最重要的轉(zhuǎn)折點是在官渡之戰(zhàn),這主要還是要歸功于荀彧,曹操知人善用,而荀彧這個人性格太直白,所以荀彧之死和他的性格也很有關(guān)系。
與“歷史上荀彧怎么死的?荀彧之死和他的性格有關(guān)系”相關(guān)的文章
謀士荀彧怎么死的?曹操一生有信任過他嗎
荀彧,一位讓人熟知的謀士。有關(guān)他的事情,知道的人或許有,可是真的要了解他的人不多。他即使在歷史上的名聲,或許不如諸葛孔明那么響亮,但是他的才華是一點都不低的。那么他,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曹孟德,一生都不太相信別人,多疑是他的個人標(biāo)簽。畢竟,他的天下,是通過自己手段從漢室王朝那里奪過來的。要和劉備那樣,自己打出來的天下相比較有很多的不同。曹孟德的基業(yè),是建立在忠于漢朝的勢力之上的。那么荀彧,究竟有沒有得到曹孟德的信任?荀彧怎么死的?
這的確是一個很值得去討論的事,因為他和曹孟德之間的關(guān)系非常復(fù)雜。
如果說他沒有得到信任,那也是很難去說清的,因為他是曹孟德最重要的大臣。如果曹孟德連自己最重要的大臣都不信任的話,那他做出了那么多重要的決定,這是不符合情理的。
可是也有很多的爭論,因為他和曹孟德經(jīng)常會意見不合,而且有幾次曹孟德都不去聽他的。兩個人的意見發(fā)生很大差距的時候,曹孟德如果信任他,為什么又要固執(zhí)地做自己認(rèn)為的事。在一些大的方向上,發(fā)生了不同意見不是要討論的嗎?
可是曹孟德在有一次的時候,卻因為自己的觀點得到了他的反對而生氣。既然是自己信任的大臣,那么有些意見不同自然是正常的,為何還要生氣。或許這是曹孟德的個人性格問題,并不能代表就因此而不信任他。
很簡單的一個例子,郭嘉這樣的大謀臣就是由他舉薦的。除了郭嘉,在曹孟德的勢力范圍中有其他很多的大臣也都是他舉薦的。如果說對他都不信任,怎么會認(rèn)同他舉薦的這些人。
尤其是郭嘉,到后來為了曹孟德的統(tǒng)一北方是做出了非常大的功勞。兩人之間不信任那么就會對曹孟德構(gòu)成很大的威脅。誰都是聰明人,軍事也好還是政治也好,重臣都是要由自己相信的人去做,不會隨意找一個有才能的人去做。所以說,曹孟德對他還是足夠信任的。
一定要說兩者之間有什么矛盾的話,我認(rèn)為那就是政治的抱負(fù)是不一樣的。荀彧是一個想要維護漢朝統(tǒng)治的人,他輔佐曹孟德也是因為想要看到漢朝能再次振作起來。
可是曹孟德卻不一樣,他想要改變政治局面,不想讓已經(jīng)腐敗的漢朝繼續(xù)統(tǒng)治下去。其實誰都沒有錯,兩人都希望這個社會,這個國家可以好起來。但是,兩人之間的想法又是不一樣的。
對于他是如何去世的?有很多種的說法,即使在史料上記載也并不相同。
有一種說法是,在他帶兵去出征的時候,因為感覺到了自己身體有狀況,所以就留在了壽春。在養(yǎng)病的期間,因為過于憂郁,所以就突然離世了。
還有其他的一種說法,也是被記錄在史書上的。一天曹孟德給他贈送食物吃,當(dāng)他打開器物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里面并沒有食物,而是空的。然后他就以為是曹孟德想要他死,于是就服毒自殺了。
第二種是比較主流的說法,也是很多人以為的死因,死于曹操之手。不過這有些不符合常理,如果曹孟德想要他死有很多種方法,為何要用這樣的方法讓別人去批評。并且他的一生,也沒有不忠于曹孟德,還幫助他做出了何等的貢獻。如果曹孟德認(rèn)為他因為意見不同,而要他死的話,就有很多種做法,依照曹孟德的智慧程...
查看詳情>>與“謀士荀彧怎么死的?曹操一生有信任過他嗎”相關(guān)的文章
曹操的頭號謀臣荀彧怎么死的?真的是被曹操賜死的嗎
提到曹操的謀臣,人們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荀彧這個人。為什么呢?因為他是曹操的最重要的謀臣,他從小就被認(rèn)為是有大才能的,在跟隨曹操的過程中,為他推薦了很多人才,做了很多的事情,因此得到重用。
荀彧(xún yù)(163年-212年),字文若。潁川郡潁陰縣(今河南許昌)人。東漢末年政治家、戰(zhàn)略家,曹操統(tǒng)一北方的首席謀臣和功臣。
荀彧在戰(zhàn)略方面為曹操規(guī)劃制定了統(tǒng)一北方的藍圖和軍事路線,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戰(zhàn)略方針而獲其贊賞,包括“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迎奉天子”;戰(zhàn)術(shù)上,曾面對呂布叛亂而保全兗州三城,奇謀扼袁紹于官渡,險出宛、葉而間行輕進以掩其不意奇襲荊州等諸多建樹;政治上,為曹操舉薦了鐘繇、荀攸、陳群、杜襲、戲志才、郭嘉等大量人才。荀彧在建計、密謀、匡弼、舉人等方面多有建樹,被曹操稱為“吾之子房”。
荀彧一生中給曹提出了很多的方法,幾乎都有驚人的效果。不過就算是再信任的人當(dāng)危急到利益的時候總是會有私心的。在建安十七年的時候,董昭等人一直都在勸說曹操即公位,但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同意的。
而荀彧就是不同意的人之一,所以曹操對他就有了一些不滿意。后來在討伐孫權(quán)的時候還帶著他一起出征了。這讓他非常的恐慌,因為以往曹操出外打仗的時候他一直都是留在后方的,所以他非常的害怕。
不久之后就病死了,在他死后得到了很多的榮耀??墒乾F(xiàn)在人已經(jīng)死了,就算是有再多的榮耀那又能怎么樣呢?其實他的死亡如果要找原因的話可能就是因為他太過于正直,并且太過于忠心了。
如果他不是那么的正直,那么在勸說曹操的時候可能就會換一種比較婉轉(zhuǎn)的方式而不是那么直接了。如果他能做到的話,那么可能曹操也不會生他的氣。他可能也就不會是這樣的結(jié)果了,所以說有時候人還是得學(xué)會變通。
其次,就是他對于漢室太過于忠心,在他的心里既能夠忠心于漢室,也能夠忠心于曹操。他一直認(rèn)為,只要他和曹操一起努力,就能夠成功的將原來的漢室給恢復(fù)起來。不過朝代的更替也是我國史上一種普遍的現(xiàn)象了。
荀彧勸說曹操時雖然是為了他好,但是他沒有考慮到任何人都是會變的。隨著曹操的權(quán)利越來越大,功勞也是變得更多了。所以他的野心自然也就增強了,荀彧這時候勸說他確實沒有考慮到這些問題。
演義中他是被曹操賜死的,但是真實的情況并不是這樣的。當(dāng)時曹操去攻打?qū)O權(quán)的時候,他跟著去做謀士,但是因為不太適應(yīng)天氣,所以就生病了,暫時留下,曹操繼續(xù)往前。有次曹操吃到好吃的糕點后便寫了話讓侍從們吃。誰知道這幾個人把所有的都給吃了,而曹操不知道命人將將另外一個食盒中的送去給荀彧,荀彧看著空盒子覺得有些難過,想著可能是曹操對他不滿。后來病情嚴(yán)重之后再也沒有醒過來。
與“曹操的頭號謀臣荀彧怎么死的?真的是被曹操賜死的嗎”相關(guān)的文章
曹魏第一功臣荀彧,為何依然死于主君之手?
212年,曹操征討孫權(quán)時,要求漢獻帝派荀彧到前線勞軍。當(dāng)荀彧來到前線時,曹操趁機將其留在軍中,免去荀彧為尚書令的職務(wù),任命為侍中、光祿大夫、持節(jié)、參丞相軍事。在曹操率軍南下后,荀彧被迫服毒自盡,終年五十歲。當(dāng)年,曹操曾稱贊荀彧為“吾之子房”,為何卻又將其害死呢?
一、荀彧是怎么死的?
史書上關(guān)于荀彧的死法的記載有兩種,第一種是憂憤而死。荀彧是在191年投靠曹操的,當(dāng)時的曹操勢單力孤,正是在荀彧等人的幫助下,才能夠“挾天子以令諸侯”,統(tǒng)一北方地區(qū)。自196年開始,荀彧就擔(dān)任尚書令,“居中持重”,在曹操征戰(zhàn)時,可以直接處理各種軍國事務(wù)??墒?12年,曹操卻通過“調(diào)虎離山”之計,免去了荀彧尚書令的職務(wù)。
荀彧是何等聰明的人,這意味著曹操對他的不信任,結(jié)果在這種復(fù)雜的情況下憂憤而死。第二種是服毒自盡。當(dāng)時,曹操派人給荀彧送去一個食盒,荀彧打開后,卻發(fā)現(xiàn)里面什么也沒有。關(guān)于空食盒的寓意,后世做出了很多猜想。古人講究“食君之祿 忠君之事”,曹操的意思是你荀彧效忠的漢朝終將滅亡,所以你已經(jīng)沒有可以吃的俸祿了。
二、曹操、荀彧因何翻臉?
不管是哪種死法,荀彧之死都和曹操有直接關(guān)系,甚至可以說是被曹操害死的。那么曹操為何與荀彧反目成仇呢?事情也發(fā)生在212年,這年年初,董昭這些人向曹操上書,“宜進爵國公,九錫備物,以彰殊勛”。曹操在征詢荀彧的意見時,遭到了反對。荀彧認(rèn)為“興義兵以匡朝寧國,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
由于得不到荀彧的支持,曹操只得將這一計劃擱置,不過他很生氣,“太祖由是心不能平”,但當(dāng)時卻無法發(fā)作。所謂的“進國公、加九錫”是曹操篡漢的第一步。荀彧反對這一計劃,其實就是反對曹操篡漢,那么他就成為曹操的敵人。直到荀彧死后,曹操才順利實現(xiàn)“進國公、加九錫”,成為魏公,并且定都于鄴城。
三、荀彧、曹操之間恩怨?
自191年開始,荀彧就追隨曹操,兩人共事的時間長達二十多年,而且還結(jié)為兒女親家,那么他為何還反對曹操呢?原來荀彧出身士族名門潁川荀氏,家學(xué)淵源,世代為漢朝效力,因此有濃厚的漢室情節(jié)。其實荀彧與諸葛亮一樣,他的理想也是“興復(fù)漢室”。荀彧想利用曹操的力量興復(fù)漢室,而曹操也想利用荀彧這些士族的力量開創(chuàng)霸業(yè)。
曹操想奪取漢室江山時,必須得到士族的支持。當(dāng)時,荀彧的聲望最高,“德行周備,非正道不用心,名重天下,莫不以為儀表,海內(nèi)英俊咸宗焉”。然而,荀彧卻堅決反對曹操加九錫、進國公。曹操對付那些不聽話的士族,向來是用的刀劍,前有孔融、后有崔琰,中間的那個人就是荀彧。
與“曹魏第一功臣荀彧,為何依然死于主君之手?”相關(guān)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