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內(nèi)容
觀滄海讀后感通用八篇
讀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寫一份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后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觀滄海》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最近看了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國》,再次體味曹操的詩作《觀滄?!罚?/p>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庇钟行碌母形?。
回想我也曾有幸“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晨白時,站在臨近碣石的金山嘴上觀看日出。只見東方海平線放出紅光,接著紅日水上水下相接,瞬間躍出海面,萬道霞光,極為壯觀。當紅日升高時,有人舉起手高叫,快拍照!快拍。一看,原來是想拍手托太陽的,引來一片歡笑和模仿。
一天晚上坐在臥床上,突見月亮升起,逐漸高離海平面,想到“日月之行,若出其中”,靈感一動,何不看看月出。第二天晚上提前了一刻鐘靜候,果然看到了平生從未見的奇景。只見東方銀光逐漸增大增強,一輪圓月緩緩騰出,銀波萬里,尤其是跳離水面一霎間更是攝人心魄,仿佛巨大的夜明珠照亮???,真是“幸甚至哉”也!
然而,從未見旅游宣傳“看月出”,實在是疏忽,或明知不宣,乃失策也!而曹操卻觀得細微,遙想當年必看了日出月出,寫下了如此壯麗的詩篇!
由此,不禁想到,秦皇、漢武、魏武、唐宗、康熙、乾隆都到過此海邊,得到后世最不公正評價當數(shù)誰?!同樣都是中華民族杰出的貢獻者,為何評價卻是天壤之別?!我看,是評論家太“吝嗇”、太“正統(tǒng)”、太“保守”了,歷史上的評論家就不去說他們了,而在現(xiàn)代文明的熏陶下,我們的評論家還是在引經(jīng)據(jù)典,追究細枝末節(jié),而不從現(xiàn)代的眼光,看大的方面,“暴君”、“奸雄”不離口,未免引人萬分感慨和不解!
在這首詩中,景和情是緊密結合著的。作者通過寫滄海,抒發(fā)了他統(tǒng)一中國建功立業(yè)的抱負。但這種感情在詩中沒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蘊藏在對景物的描寫當中,寓情于景中,句句寫景,又是句句抒情。“水何”六句雖然是在描繪生氣勃勃的大海風光,實際上在歌頌祖國壯麗的山河,透露出作者熱愛祖國的感情。目睹祖國山河壯麗的景色,更加激起了詩人要統(tǒng)一祖國的強烈愿望。于是借助豐富的想象,來充分表達這種愿望。作者以滄海自比,通過寫大海吞吐宇宙的氣勢,來表現(xiàn)詩人自己寬廣的胸懷和豪邁的氣魄,感情奔放,卻很含蓄?!叭赵隆彼木涫菍懢暗母叱保彩亲髡吒星榘l(fā)展的高潮。宋人敖陶孫說曹詩“如幽燕老將,氣韻沉雄”?!队^滄?!愤@首詩意境開闊,氣勢雄渾,這與一個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軍事家的風度是一致的,真是使人讀其詩如見其人。
“東臨碣石,以觀滄?!?,頭二句點明“觀滄?!钡奈恢茫涸娙说巧享偈巾?,居高臨海,視野遼闊,大海的壯闊景象盡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寫,概由此拓展而來?!八五e?,山島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點像繪畫的粗線條?!板e!保稳荽蠛K?..
查看詳情>>與“觀滄海讀后感通用八篇”相關的文章
觀滄海的課件
1、解題:題目是什么意思?滄海的滄字怎么解釋?題目能不能換成觀大海?
明確:滄,是暗綠色。滄海有色彩,比大海形象,所以不能換。
2、教師范讀后學生誦讀。
3、理解內(nèi)容。
提問:開頭兩句交代了什么情況?東臨碣石的臨作何解釋?
明確:交代了作者所處的地方和來此的目的。臨作登臨講。
提問:根據(jù)這個開頭我們可以判斷,下文將要寫什么內(nèi)容了?
回答:寫觀海所見的情景。
提問:下文到哪一句為止是寫作者所見的情景?
回答:到洪波涌起為止。(如有同學答到若出其里為止,就要引導學生明白:以下四句并非作者眼前所見的實景。)
提問:實寫觀海的詩句一共有6句,所寫的內(nèi)容和角度有什么不同?
明確:水何澹澹,山島竦峙兩句是總寫全景,其中前一句寫海波動蕩,后一句寫山島巍然聳立。接著兩句寫島上的草木,樹木叢生,百草豐茂,一派生機勃勃。這兩句是緊扣上文山島竦峙展開。下面兩句秋風蕭瑟,洪波涌起,寫出了海上景象的變化,表現(xiàn)了大海的雄偉氣勢。洪,大的意思。很明顯,這兩句是照應上文水何澹澹而寫的。這一層6句詩,結構非常嚴密,可見作者構思的精心。
提問:日月之行等4句是什么意思?這是不是作者眼前看到的景象?作者是寫什么內(nèi)容?
明確:這4句的意思是:日月的起落,好像是在滄海中運行;夜空中燦爛的銀河,好像是滄海里映上去的。很明顯,這不是作者眼前所見的實景,而是他看到波濤洶涌的大海所產(chǎn)生的奇特想象。
啟發(fā):作者寫觀海的內(nèi)容到這里結束了,我們可以展開自己的想象來回味一下:作者在詩中描繪了怎樣的景象?作者筆下的滄海有怎樣的特點?再聯(lián)系作者寫這首詩的背景,我們想一想,詩歌中反映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通過想象,我們不難體會,作者筆下的滄海氣勢雄偉,胸襟開闊。根據(jù)閱讀提示我們知道,作者寫這首詩的時候,是他剛剛平定烏桓,回師中原,這正是他躊躇滿志的時候。面對著波瀾壯闊的大海,作者情不自禁地抒發(fā)了建功立業(yè),統(tǒng)一天下的豪邁情懷。特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這幾句詩,更是形象地反映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千百年來成了膾炙人口的名句。
解釋:最后兩句是一般的結束句。
4、分析韻律。
本詩為四言樂府詩,韻腳為峙起里志等字,可見押的是i韻。
5、實景是一幅美麗的山水圖畫,虛景則把我們帶進一個開闊博大的境界中,你能悟出詩人的感情嗎?請結合本詩的寫作背景來考慮。
點撥:詩不是為寫景而寫景的,寫景是為抒情服務的。詩人描寫實景實際上在謳歌祖國的壯麗河山。祖國壯麗的河山,更激起詩人要統(tǒng)一中國、建功立業(yè)的強烈愿望。虛景描寫實際上是詩人以大海自比,借助大海吞吐日、月、星辰、包蘊萬千的景象來表現(xiàn)自己統(tǒng)一北方,進而統(tǒng)一中國的雄心壯志。
小結,朗讀、背誦
⑴教師小結。這是一首借景抒情的名作,通過登山觀海的描寫,抒發(fā)了詩人統(tǒng)一中國建功立業(yè)的理想。
⑵學生齊讀,當堂背誦
一、導入課文。
古代詩詞是我國古代文學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
查看詳情>>與“觀滄海的課件”相關的文章
2024《觀滄海》教案通用
教案課件是老師事先預備好的,其中的內(nèi)容由老師自己進行完善。只有準備好教案課件,才能充分實現(xiàn)教學的目標。好工具范文網(wǎng)小編精心整理的“《觀滄?!方贪浮辟Y料將幫助你少走彎路,事半功倍。記得將這個鏈接保存起來,以備將來使用!
大家知道曹操吧?說起曹操,常常聽到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有人說他是英雄,有人說他是奸雄,今天我們閱讀他的《觀滄?!?,也許你對這樣一個歷史人物會有更客觀的認識。
1、根據(jù)拼音寫出恰當?shù)脑~語。
cāng(滄)海jié(碣)石sǒng zhì(竦峙)
水何dàn dàn(澹澹)xiāo sè(蕭瑟)
2、借助課下注釋或工具書解釋下列各詞的意思。
澹澹:(水波)蕩漾的樣子。
竦峙:高高地挺立。竦,高聳。峙,挺立。
星漢:銀河。
蕭瑟:樹木被秋風吹動的聲音。
至:極點。
何:多么。
若:好像。
臨:登上。
3、文體知識
通常所說的古代詩歌包括古體詩、樂府詩、律詩、絕句、詞、曲等。
唐代以前出現(xiàn)的較少格律限制的詩體叫古體詩。如本課的《觀滄?!贰6烟瞥鲁霈F(xiàn)的絕句、律詩叫近體詩。如本課的《次北固山下》和《錢塘湖春行》。
律詩,因格律要求嚴格而得名,有五言律詩、七言律詩兩種;律詩的格律有規(guī)定,限制了對仗,八句可分為四聯(lián)。
曲是一種與詞相近的韻文形式,出現(xiàn)于南宋和金代,盛于元代,是受民間歌曲的影響而形成的,句法較詞更為靈活,多用口語,用韻也更接近口語。如本課的《天凈沙·秋思》。
4、作者簡介
曹操,字孟德,東漢末年政治家、軍事家、詩人。在鎮(zhèn)壓黃巾起義中,逐漸擴充軍事力量。“挾天子以令諸侯”后,先后滅呂布、袁術,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打敗兵強地廣的袁紹,逐漸統(tǒng)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207年)北征烏桓,大勝。次年率軍南下,被孫權、劉備的聯(lián)軍擊敗于赤壁。他善詩歌,常借詩篇抒發(fā)自己的政治抱負。其詩氣魄雄偉、慷慨悲壯,是文學史上建安文學的開創(chuàng)者?!恫匠鱿拈T行》《蒿里行》均用樂府舊題抒發(fā)自己的政治抱負,氣魄雄偉、慷慨悲壯。
5、背景鏈接
《觀滄?!肥遣懿俚拿?,他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烏桓的途中。烏桓是當時東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206年),烏桓攻破幽州,俘虜了漢民十余萬戶。同年,袁紹的兒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結遼西烏桓首領蹋頓,屢次騷擾邊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毅然北上征伐烏桓。在這年八月的一次大戰(zhàn)中,曹操終于取得決定性的勝利。這次勝利鞏固了曹操的后方,所以第二年他才能揮戈南下,以期實現(xiàn)統(tǒng)一中國的宏愿。把前后的事件聯(lián)系起來,我們就可以看出,北征烏桓對曹操來說是一次多么重要的戰(zhàn)爭了。而《觀滄?!氛遣懿僭诒闭鳛趸竿局薪?jīng)過碣石山時寫下的。大戰(zhàn)之前,身為主帥的曹操,登上當年秦皇、漢武也曾登過的碣石,又當秋風蕭瑟之際,他的心情一定會像滄海一樣難以平靜。他將自己這種昂揚奮發(fā)的精神融會到詩里,借著大海的形象表現(xiàn)出來,使這首詩具有一種雄渾蒼勁的風格,因而成為一篇優(yōu)秀的作品。
1、解...
查看詳情>>與“2024《觀滄?!方贪竿ㄓ谩毕嚓P的文章
觀滄海曹操原文帶拼音(含翻譯)
“觀滄?!边@篇文章,在我國古代文學的寶庫中熠熠生輝,它的深度和廣度都給人一種無法言喻的感動。這不僅是對大海美景的描繪,更是對人生哲理的抒發(fā)。文中,詩人借海之寬廣展現(xiàn)了他深度思考的胸襟,借海之深邃抒發(fā)了他對世界真理的探尋,借海之浩渺表達了他對生活厚度的理解。
原文帶拼音
dōng lín jié shí,yǐ guān cāng hǎi。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shuǐ hé dàn dàn,shān dǎo sǒng zhì。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shù mù cóng shēng,bǎi cǎo fēng mào。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qiū fēng xiāo sè,hóng bō yǒng qǐ。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rì yuè zhī xíng,ruò chū qí zhōng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xīng hàn càn làn,ruò chū qí lǐ。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xìng shèn zhì zāi,gē yǐ yǒng zhì。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翻譯
東行登上高高的碣石山,來觀賞蒼茫的大海。
海水多么寬闊浩蕩,海中山島羅列,高聳挺立。
周圍樹木蔥蘢,花草豐茂。
蕭瑟的風聲傳來,草木動搖,海中翻涌著巨大的海浪。
太陽和月亮升起降落,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發(fā)出的。
銀河里的燦爛群星,也好像是從大海的懷抱里涌現(xiàn)出來的。
啊,慶幸得很!就用詩歌來表達內(nèi)心的志向吧。
作者簡介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漢族。東漢末年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締造者,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詩歌,抒發(fā)自己的政治抱負,并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開啟并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史稱建安風骨,魯迅評價其為“改造文章的祖師”。同時曹操也擅長書法,尤工章草,唐朝張懷瓘在《書斷》中評其為“妙品”。
注釋
臨:登上,有游覽的意思。
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河北昌黎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烏桓得勝回師時經(jīng)過此地。
滄:通“蒼”,青綠色。
海:渤海
何:多么
澹澹(dàn dàn):水波搖動的樣子。
竦峙(sǒng zhì):聳立。竦 ,通聳,高。
蕭瑟:樹木被秋風吹的聲音。
洪波:洶涌澎湃的波浪
日月:太陽和月亮
若:如同.好像是.
星漢:銀河,天河。
幸:慶幸。
甚:極點。
至:非常。
查看詳情>>觀滄海教案
教案課件是需要老師精心準備的,這要求我們教師親自耗費時間完成。教案是完善課堂教學的基礎,如何編寫出優(yōu)秀的課件教案?如果您對此感到困惑,不妨考慮閱讀一下“觀滄海教案”,希望這篇文章能對您有所啟發(fā)!
《觀滄海》是建安十二年(207)九月曹操北征烏桓,消滅了袁紹殘留部隊勝利班師途中登臨碣石山時所作。這首四言詩借詩人登山望海所見到的自然景物,描繪了祖國河山的雄偉壯麗,既刻劃了高山大海的動人形象,更表達了詩人豪邁樂觀的進取精神,是建安時代描寫自然景物的名篇,也是我國古典寫景詩中出現(xiàn)較早的名作之一。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瞞,漢族,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中國東漢末年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和詩人,三國時代魏國的奠基人和主要締造者,后為魏王。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尊他為魏武帝。曹操一生征戰(zhàn),為全國盡快統(tǒng)一,在北方廣泛屯田,興修水利,對當時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恢復有一定作用;其次,他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門第觀念,抑制豪強,所統(tǒng)治的地區(qū)社會經(jīng)濟得到恢復和發(fā)展。此外,他還精于兵法,著《孫子略解》、《兵書接要》《孟德新書》等書。作為一代梟雄,他精通音律,善作詩歌,抒發(fā)政治抱負,并反映漢末人民苦難生活,慷慨悲涼。
2.誦讀全詩。
3.合作探究。
[一]詩中哪些句子寫景?哪些句子抒情?
[二]其中最能表達作者志向的句子是什么?試作簡要分析。
(要點提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日月、銀河代表宇宙,可它們似乎就在大海里運行,從波濤中涌出。詩人把眼前實景和想像融為一體,繪摹出大海萬千氣象和吞吐星辰、囊括宇宙的.氣魄)
這首四言詩借詩人登山望海所見到的自然景物,描繪了祖國河山的雄偉壯麗,既刻劃了高山大海的動人形象,更表達了詩人豪邁樂觀的進取精神。
有人用這樣的話來評價他“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他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和軍事家,18前他統(tǒng)一了連年**的中原大地;他還是一位才華橫溢的文人,他的詩篇流傳千古。他以人格魅力和卓越的才能在三國時期獨領風騷。他就是三國時期的三絕之一——曹操。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的《觀滄?!?,來走進他的內(nèi)心世界。
1當你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時,或是當你剛被老師批評完,你獨自一個人來到海邊,你想做些什么?
2當你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xiàn)遠大理想的時,或者此時你接到了清華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你興奮不已地跑到了海邊,你又想做些什么?
這兩種情境有一個共同點,大海都是人宣泄情感的對象,或喜或悲,大海永遠會做你的傾聽者。
3請學生閉上眼睛想:此時你就是曹操,你剛打敗了袁紹的殘余部落,打敗了烏桓,在回來的途中你經(jīng)過了碣石山,面對波瀾壯闊的渤海,你想做些什么?
明確:認為大海就是我的,我已經(jīng)統(tǒng)一了北方,面對波瀾壯闊的大海,我的心里也很不平靜,大海這種(吞吐日月星辰的)氣概正是自己此刻的真實寫照。
我們一起走進《觀滄海》感受曹操的內(nèi)心世界。
2、首詩寫了幾層意思?哪些詩句是寫現(xiàn)實的,哪些詩句是寫想象...
查看詳情>>與“觀滄海教案”相關的文章
觀滄海原文及翻譯帶注釋
觀滄海,是對人生與自然的融合與思索。站在海邊,身心舒緩,感受到心靈的寧靜與舒適。觀海的過程,也是對自我內(nèi)心的觀察和調(diào)整,從而更好地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zhàn)和困境。滄海的浩渺威嚴,讓人內(nèi)心敬畏;海水的波濤洶涌,讓人心生豪情。而正是這種感動和觸動,使我們更加明晰自己的價值和意義,堅定目標和信念,迎接人生的起伏和變遷。
觀滄海原文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觀滄海翻譯
東行登上碣石山,來感悟大海。海水多么寬闊浩蕩,山島高高地挺立在海邊。樹木和百草一叢一叢的,十分繁茂。秋風吹動樹木發(fā)出悲涼的聲音,海中翻騰著巨大的波浪。太陽和月亮的運行,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出發(fā)的。銀河星光燦爛,好像是從這浩淼的海洋中產(chǎn)生出來的。慶幸得很哪,就用詩歌來表達心志吧。
注釋
臨:登上,有游覽的意思。
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河北昌黎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烏桓得勝回師時經(jīng)過此地。
滄:通“蒼”,青綠色。
海:渤海。
何:多么。
澹澹(dàn dàn):水波搖動的樣子。
竦峙(sǒng zhì):聳立。竦 ,通聳,高。
蕭瑟:樹木被秋風吹的聲音。
洪波:洶涌澎湃的波浪
日月:太陽和月亮。
若:如同,好像是。
星漢:銀河,天河。
幸:慶幸。
甚:很,程度副詞。
至:極點。
作者簡介
曹操(155~220年),字孟德,譙(今安徽亳縣)縣人,建安時代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建安元年(196年)迎獻帝都許(今河南許昌東),挾天子以令諸侯,先后削平呂布等割據(jù)勢力。官渡之戰(zhàn)大破軍閥袁紹后,逐漸統(tǒng)一了中國北部。
賞析
曹操這首《觀滄?!窚蚀_生動地描繪出海洋的形象,單純而又飽滿,豐富而不瑣細,好像一幅粗線條的炭筆畫一樣。尤其可貴的是,這首詩不僅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時也賦予它以性格。句句寫景,又是句句抒情。既表現(xiàn)了大海,也表現(xiàn)了詩人自己。詩人不滿足于對海洋做形似的摹擬,而是通過形象,力求表現(xiàn)海洋那種孕大含深、動蕩不安的性格。海,本來是沒有生命的,然而在詩人筆下卻具有了性格。這樣才更真實、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
查看詳情>>曹操的詩詞《觀滄海》原文翻譯,曹公用詩歌表達了什么?
建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207年,曹操為了徹底消滅袁紹集團的殘余勢力, 一舉實現(xiàn)統(tǒng)一的大業(yè), 于當年五月誓師北征, 七月盧龍寨, 東臨碣石,
寫下了這首壯麗的詩篇——《觀滄?!?。
碣石自古以來是中國的名山之一, 是古代文人雅士首選的登高望海絕妙去處,秦始皇和漢武帝也都曾東巡至此并觀??淌4藭r的曹操可以說是北方地區(qū)的最高統(tǒng)治者, “挾天子以令諸侯”, 發(fā)號施令, 誰敢不從。曹操登上碣石山, 面對波瀾壯闊的大海,想到秦皇漢武的帝王霸業(yè), 想到自己可比肩秦皇漢武,心中頓時豪情萬丈, 不由詩興大發(fā)。
二、原文
觀滄海
東漢: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三、古詩翻譯:
我東行登上碣石山,來感悟大海的壯闊。看那海水寬闊浩蕩,山島高高挺立。那一叢一叢的樹木和百草,十分繁茂。秋風吹動樹木,發(fā)出悲涼的聲音,海中翻騰著巨大的波浪。太陽和月亮的運行,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出發(fā)。銀河星光燦爛,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產(chǎn)生。我慶幸得很哪,就用詩歌來表達心志吧。
四、賞析
“自古逢秋悲寂寥”, 悲秋已經(jīng)成為歷代文人墨客筆下永恒的話題。比如宋玉在《九辯》說道:“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比欢? 曹操這首《觀滄?!穮s一反常態(tài),在蕭瑟秋風中給我們的卻是他豪邁情懷 , 英雄氣概。
看那浩瀚的滄海,巍峨的山島, 蒼翠的草木,形成一幅有山、有水、有草、有木的風景畫。"水何澹澹,山島竦峙“頗有范仲淹《岳陽樓記》"浩浩蕩蕩, 橫無際涯”之氣魄,于碧波萬頃中看大海翻騰的波瀾壯闊。“秋風瑟瑟, 洪波涌起”則將上面那幅風景畫賦予動感, 生機勃勃, 好如剛才在淺墨渲染突然轉為潑墨的揮舞,使整首詩的敘述基調(diào)高昂起來, 富有豐富的感染力。
似乎也正是因為有蕭瑟的秋風的吹動,使海水剎那間涌起巨大的波瀾, 大有吞吐一切之勢。統(tǒng)率百萬大軍, 南征北戰(zhàn), 一生戎馬倥傯的曹公看到此景后, 反倒更進一步激增了他的詩興。詩人不再滿足于眼前的情景, 開始運用豐富的想象力繼續(xù)描繪大海那包納萬物的景象。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 若出其里?!痹娙税汛蠛K茉斐梢粋€包容宇宙的博大宏偉的藝術形象, 寥寥數(shù)語, 寫盡了滄海的浩大無邊, 及其吞吐日月, 含孕群星的宏大氣魄。
曹公用這首詩歌表達自己的情懷,他恍若是大海的化身, 一統(tǒng)天下, 壯志豪情溢于紙間。
可謂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曹操六首經(jīng)典詩詞,盡顯一代雄主的霸氣
如果說,劉備是天下英雄的話,曹操則是英雄中的英雄。
曹操是《三國演義》中最典型的反面人物,所以著者重點刻畫他奸詐嗜殺的一面,至于他的不同凡響的另一面卻敷衍了事。其中原因,固然是小說創(chuàng)作的需要,又何嘗不是受歷史局限性以及著者個人的精神境界所制?
曹操一生不曾向人低頭乞求庇護。雖然生于官宦世家,但他的權位完全是憑自己的真本事打拼出來的。
曹操二十歲就“舉孝廉,為郎,除洛陽北部尉”,任職期間執(zhí)法嚴厲,不畏權貴,“威名頗震”。
遇著天下大亂,曹操打算結廬歸隱,“春夏讀書,秋冬射獵,以待天下清平,方出仕”。黃巾起義爆發(fā),朝廷征用他作為校尉領兵平亂,結果立下赫赫戰(zhàn)功。
曹操孤身刺殺國賊董卓失敗以后,立即招兵買馬,矯詔諸侯討董,更出謀劃策欲以一舉而定天下。雖然這次壯舉因為袁紹、袁術等人各懷異心而失敗了,但曹操卓越的政治、軍事才能顯露無遺。
其后,曹操平定黃巾,聲名威鎮(zhèn)全山東,又求才若渴,知人善用,霸業(yè)逐漸興旺。
曹操先后除袁術、破呂布、滅袁紹、定劉表、平張魯。最值得一提的是官渡之戰(zhàn),這次曹操以七萬兵力戰(zhàn)勝袁紹七十余萬,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zhàn)爭之一。
這就是時勢。時勢造就了曹操,曹操也把握了時勢。
曹操不只是政治家、軍事家,還是引領一個時代的詩人、文學家。中國文學史上,曹操及其兩個兒子曹丕、曹植合稱“三曹”,與“建安七子”的作品剛健清新,后世稱之為“建安風骨”。李白詩中有“蓬萊文章建安骨”之盛贊。
其詩均古題樂府,氣韻渾雄,慷慨悲涼。其文亦清峻通脫。
曹操精兵法,著有《孫子略解》、《兵書接要》等書。他善詩歌,《蒿里行》、《觀滄?!贰抖汝P山》、《薤露行》《短歌行》《秋胡行》等篇,抒發(fā)自己的政治抱負,并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
下面這是曹操最經(jīng)典的6首詩詞,你感受到詩詞中所透露出來的霸氣嗎
1.《觀滄?!?/strong>
兩漢: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2.《短歌行》
兩漢:曹操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
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讌,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3.《龜雖壽》
兩漢:曹操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yǎng)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4.《蒿里行》
兩漢:曹操
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兇。
初期會盟津,乃心在咸陽。
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
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
5.《冬十月》
魏晉:曹操
孟冬十月,北風徘徊,天氣肅清,繁霜霏霏。
鵾雞晨鳴,鴻雁南飛,鷙鳥潛藏,熊羆窟棲。
錢镈...
查看詳情>>與“曹操六首經(jīng)典詩詞,盡顯一代雄主的霸氣”相關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