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具>組詞>知組詞>

知組詞,知字組詞,知組詞語一年級,知組詞2個字

組詞

輕松自動在線組詞

知的組詞

反饋

知字開頭的組詞

  • 1、知音:(1)古代伯牙善于彈琴,鐘子期善于聽琴,能從伯牙的琴聲中聽出他寄托的心意 (2)后來用知音稱知己,能賞識的人 (3)知心朋友
  • 2、知青:(1)是中國在本世紀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對知識青年的簡稱。特指那時受過中等文化教育,以后又上山下鄉(xiāng)參加勞動的青年
  • 3、知名:(1)出名。聲名為世所知 (2)聞知其名聲或名字 (3)告知姓名
  • 4、知己:(1)了解、賞識自己 (2)親密的朋友 (3)彼此相互了解而關系密切的
  • 5、知識:(1)人們在實踐中獲得的認識和經(jīng)驗 (2)認識的人;朋友 (3)指有關文化學術的 (4)知道;懂得
  • 6、知悉:(1)知道;了解
  • 7、知微:猶知幾。
  • 8、知會:1.通知;告訴:你先去~他一聲,讓他早一點兒準備。 2.通知對方的文書。 3.知道,領會。
  • 9、知止:謂志在達到至善的境地。語本《禮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敝^懂得適可而止;知足。
  • 10、知覺:(1)感覺 (2)心∶感性認識 (3)知覺;覺察 (4)領會;會意
  • 11、知性:1.字面意思是了解人的本性。 2.形容人有智慧。
  • 12、知道:[zhīdào]:(動)對于事實或道理有認識;懂得:他~的事情很多。[近]了解。
  • 13、知心:(1)彼此非常了解而關系密切
  • 14、知了:(1)蟬的俗稱
  • 15、知足:(1)知道滿足,滿足于已經(jīng)得到的
  • 16、知縣:(1)明朝以來縣一級最高行政長官的正式稱呼 (2)又
  • 17、知客:1.寺廟中負責接待賓客的僧人。 2.舊時婚喪喜慶中負責招待賓客的人。
  • 18、知慧:亦作'知惠'。 聰明,才智。
  • 19、知恥:謂有羞惡之心。
  • 20、知能:1.智慧才能。
  • 21、知趣:(1)言行恰如其分,不惹人討厭
  • 22、知津:認識渡口。猶言識途。
  • 23、知事:(1)中華民國初期對縣一級最高行政官的稱呼 (2)通曉事理;懂事
  • 24、知交:知心朋友。彼此投合,互相結交。
  • 25、知印:主持用印。
  • 26、知友:知心的好朋友。
  • 27、知睿:才智聰明。
  • 28、知幾:謂有預見,看出事物發(fā)生變化的隱微征兆。
  • 29、知人:謂能鑒察人的品行﹑才能。 謂懂人事。 謂懂得人事變化之道。
  • 30、知見:猶見識﹐見解。
  • 31、知曉:(1)知悉;洞曉 (2)理解
  • 32、知賓:1.猶知客。
  • 33、知命:(1)《論語·為政》:“五十而知天命。”后來用“知命”指五十歲 (2)認識天命或命運
  • 34、知達:1.明智通達。
  • 35、知章:謂能看清事物的明顯跡象。
  • 36、知照:(1)通知;關照
  • 37、知方:知禮法。 謂知道正確的行為方向。
  • 38、知遇:(1)相知才識,優(yōu)遇啟用
  • 39、知言:1.有見識的話。2.謂善于辨析他人之言辭。3.知音。
  • 40、知希:表示知己難得。
  • 41、知府:(1)明朝以來對府一級行政長官的正式稱呼
  • 42、知德:1.懂得道德。2.知道別人施與的恩德。
  • 43、知解:穎悟;領會。
  • 44、知歸:1.思歸。2.謂知所歸循﹑歸依。3.欲求歸隱。
  • 45、知非:1.五十歲的代稱?!痘茨献樱烙枴?"故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謂年五十而知前四十九年之過失。后因以"知非"稱五十歲。2.省悟以往的錯誤。
  • 46、知通:1.知州和通判的并稱。
  • 47、知術:才智方略。
  • 48、知閣:官名?!爸x門事”的省稱。
  • 49、知行:指人的思想追求與其生活方式,也指認識與實踐。
  • 50、知慮:1.智慧和謀略。
  • 51、知至:謂懂得事物將發(fā)展至某種程度。 謂盡知。
  • 52、知政:為政。謂主持政務。 明察政事。
  • 53、知務:1.懂得實際事務。
  • 54、知我:深切了解我。器重我。
  • 55、知體:識大體。
  • 56、知聞:知悉;知道。 通知,告知。 消息。 交結;交往。 朋友。
  • 57、知故:1.舊交好友。
  • 58、知竅:1.知趣。
  • 59、知丘:《孟子.滕文公下》:'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孔子名丘,作《春秋》,后世遂以'知丘'為對作者及其作品深為理解的典故。
  • 60、知證:作證。
  • 61、知常:了解社會常規(guī);了解自然法則。
  • 62、知縱:1.亦作"知縱"。2.謂知道別人犯法而不檢舉告發(fā)。漢律定為有罪。
  • 63、知母:知母(拉丁學名:AnemarrhenaasphodeloidesBunge)也叫毛知母,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狀莖,葉由基部叢生細長披針形,花莖自葉叢中長出,圓柱形直立,總狀花絮,成簇,生在頂部成穗狀;花粉紅色,淡紫色至白色;果實長橢圓形,內有多數(shù)黑色種子,花果期6~9月。知母中國各地都有栽培,抗旱抗寒能力強,干旱少雨的荒山、荒漠、荒地中都能生長,是綠化山區(qū)和荒原的首選品種,全年各季節(jié)都能播種,主要是春播或夏播。
  • 64、知類:(1)懂得類推事理
  • 65、知過:1.自知過失。
  • 66、知兵:1.通曉軍事。
  • 67、知愛:1.賞識喜愛。
  • 68、知契:1.猶知己,好友。
  • 69、知委:1.猶知道。
  • 70、知舉:'知貢舉'的省稱。
  • 71、知更:報更,值更。
  • 72、知賞:賞識。
  • 73、知院:1.五代后晉天福初,桑維翰以翰林學士﹑尚書禮部侍郎,知樞密院事。知院之名,始此。宋代樞密院不置樞密使時,則以他官知樞密院事,因稱知院。后遂為樞密使的通稱。
  • 74、知啟:1.一種陳述事由﹑傳遞通知的帖子。
  • 75、知風:1.聞風,聽到消息。
  • 76、知單:舊時一種宴客或集會的通知單。上寫被邀請者的姓名,專人持單面邀,應邀者在自己名下寫'知'字,辭謝者則寫'謝'字。
  • 77、知辯:1.才智和辯才。
  • 78、知化:謂通曉事物變化之理。
  • 79、知惠:亦作'知惠'。 聰明,才智。
  • 80、知力:才智能力。
  • 81、知巧:1.智慧技巧。2.智謀巧詐。
  • 82、知警:1.知道警誡。
  • 83、知略:1.智慧與謀略。
  • 84、知情:(1)領情 (2)了解事件的原委情狀
  • 85、知觀:1.主持道觀事務的道士。
  • 86、知班:1.掌管朝班儀節(jié)的官吏。
  • 87、知謀:1.智慧和謀略。
  • 88、知局:猶知趣,識相。
  • 89、知士:才智之士。
  • 90、知機:1.同"知幾"。
  • 91、知舊:1.知交舊友。
  • 92、知重:1.賞識;看重。
  • 93、知憐:1.賞識愛護。
  • 94、知底:(1)知道底細或內情
  • 95、知謝:1.道謝。
  • 96、知權:1.知道權衡輕重。2.懂得權變。3.猶掌權。
  • 97、知録:官名。"知録事參軍"的省稱。為一種屬官,掌管文書,糾查府事等。至元代不設。
  • 98、知奬:1.賞識贊許。
  • 99、知州:官名。
  • 100、知寺:寺院中職事僧的一種職稱。

知字中間的組詞

  • 1、楮知白:紙的別名。楮可制紙,紙白色,以紙擬人,故稱。
  • 2、善知識:佛教語。梵語意譯。聞名為"知",見形為"識":即善友﹑好伴侶之意。后亦以泛指高僧。
  • 3、不知量:猶不自量。過高地估計自己。
  • 4、求知欲:(1)強烈要求得到滿足的欲望 (2)探求知識的強烈欲望
  • 5、所知障:佛教語。又稱智障。謂以法執(zhí)為主的煩惱障礙。為二障 另一為煩惱障 之一。
  • 6、鵲知風:謂能預知境況而早作防備。舊說以為鵲能預知當年風之多少,風多則巢建于低外。語本《淮南子.繆稱訓》:"鵲巢知風之所起。"高誘注:"歲多風﹐則鵲作巢卑。"
  • 7、天知道:(1)天才知道,也就是說,誰也不知道。感嘆用語,近似“天曉得” (2)表示難以理解或無法分辯
  • 8、未知數(shù):1.?在數(shù)學方程式中有待證明的數(shù)字或其他符號。 2.?比喻還不知道的事情。
  • 9、見知法:漢律,吏知他人犯罪而不舉,以故縱論處,謂"見知法"。
  • 10、不知人:不省人事,失去了知覺。
  • 11、惡知識:1.佛教語。指昧于佛法,導人入邪的人。
  • 12、通知書:(1)關于某事物的正式或非正式的警告或告知書 (2)通知單
  • 13、縣知事:(1)民國初年稱一縣的長官
  • 14、鹽知事:1."鹽運司知事"的簡稱。鹽運司的屬官,分轄某一地區(qū)的鹽場。又稱鹽場知事。
  • 15、通知單:(1)辦理國際匯兌的郵局發(fā)出的匯款通知書(郵局投送物品后送給寄件人的)收件回單,回執(zhí) (2)供軍事人員膳食和住宿(如在私人住宅)的正式命令
  • 16、可知道:1.亦省作"可知"。2.難怪。3.猶當然。4.須知。
  • 17、可知是:猶正是。
  • 18、先知君:龜?shù)漠惷?/li>
  • 19、須知冊:舊時地方政府所編制的關于各部門人員編制﹑職權范圍等基本情況的便查手冊。
  • 20、情知道:深知;明知。亦作:情知道道
  • 21、權知府:宋代權遣京官充任的郡府長官。
  • 22、四知金:《后漢書·楊震傳》:“當之郡,道經(jīng)昌邑,故所舉荊州茂才王密為昌邑令,謁見,至夜懷金十斤以遺震。
  • 23、預知子:藥草名。又名圣知子、圣先子、盍合子、仙沼子。蔓生,依大樹上,葉綠有三角,七八月間結實,生青,熟后呈深紅色。每房有子五、七枚,如皂莢子,斑褐色。根亦入藥。相傳取子二枚綴衣領上,遇有蠱毒,則聞其有聲,當預知之,故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七·預知子》。
  • 24、已知數(shù):(1)已經(jīng)知道的數(shù)
  • 25、不知道:詞目。英文:Idon’tknow。指對于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 26、自知力: 病人對其自身精神狀態(tài)的認識能力,即能否判斷自己有病和精神狀態(tài)是否正常,能否正確分析和識辨,并指出自己既往和現(xiàn)在的表現(xiàn)與體驗中,哪些屬于病態(tài)。
  • 27、矛知道: 是廣東省茂名地區(qū)的方言。
  • 28、不知情:不知道事件的內情。
  • 29、可知論:可知論是認為世界可以認識的哲學學說,同不可知論相對立??芍坏扔陬A知,可知論與決定論不同??芍坏扔谌芍搹娬{認識具有無限性。
  • 30、不知戒:不知警惕,還要重犯錯誤。
  • 31、佛知見: 得此佛知見,有開示悟入之次第。
  • 32、日知錄:讀書筆記。 清代顧炎武作。三十二卷。按經(jīng)義、吏治、財賦、史地、兵事、藝文等分類編次。較全面地反映了著者的政治學術思想。書中錯誤之處,曾經(jīng)閻若璩等訂正。黃汝成著有《日知錄集釋》,后又有多位學者加以整理研究。
  • 33、不知足:不滿足。
  • 34、四知名: 楊震字伯起,弘農(nóng)華陰人也。八世祖喜,高祖時有功,封赤泉侯。高祖敞,昭帝時為丞相,封安平侯。父寶,習《歐陽尚書》。
  • 35、賀知章:賀知章:唐代詩人。字季真,自號“四明狂客”,越州永興人。證圣年間進士。官至太子賓客兼秘書監(jiān)。后還鄉(xiāng)為道士。工書法,尤善草書、篆書。有《回鄉(xiāng)偶書》、《詠柳》等名篇。
  • 36、紅顏知己: 也叫紅粉知己,就是一個與你在精神上獨立、靈魂上平等,并能夠達成深刻共鳴的女性朋友。
  • 37、后知后覺:對事情的敏感度遲鈍。在別人已經(jīng)了解和知道某種事物的同時,自己并沒有發(fā)現(xiàn),而后又察覺到就稱之為后知后覺。
  • 38、曳瑟知林:義譯'杖林'。曳瑟知,梵語音譯,義云'杖'。佛教故事,傳說有婆羅門不信釋迦身長丈六,乃以丈六竹杖量佛身。婆羅門將杖端增長,佛身亦隨長,不可窮究,乃投杖而去,后遂生根成林。見唐玄奘《大唐西域記·摩揭陀國下》。按,唐慧立彥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四稱此林為'杖林',即今之Jeshtiban。
  • 39、蟬不知雪:知了夏天生,秋天死,看不到雪。比喻人見聞不廣。
  • 40、葉落知秋:(1)見樹葉紛紛落下,就知道秋天到了。比喻從事物發(fā)展的微小變化可以預測事物的發(fā)展
  • 41、察今知古:指事物的發(fā)展是一個過程。它總是循著時間的先后逐漸演變而成的。觀察它的現(xiàn)在,可以推知它的本來面目。
  • 42、不知高下:謂說話做事不知輕重。
  • 43、樂天知命:(1)安于自己的命運而沒有任何憂慮
  • 44、觀往知來:往:以往。來:未來。觀察過去,知道未來。指認真分析過去的情況,就能推測未來的發(fā)展。
  • 45、伯玉知非:伯玉:蘧瑗,字伯玉,春秋時衛(wèi)國人;非:不對。比喻知道以前不對。
  • 46、盡心知性:孟子提倡的內省修行方法。謂充分發(fā)揮心中的良知良能,認識人性,不違“天命”。語出《孟子?盡心上》:“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
  • 47、不可知論:一種唯心的認識論。認為除了感覺之外的世界是無法認識的。
  • 48、求知若渴:形容求知愿望十分迫切。
  • 49、感性知識:由感性認識所獲得的知識,與理性知識相對,是知識發(fā)展的初級階段。參見'感性'﹑'感性認識'。
  • 50、不知香臭:形容不能辨別好壞﹑善惡。
  • 51、不知利害:《莊子?齊物論》:“嚙缺曰:‘子不知利害,則至人固不知利害乎?’”謂不知何者為利,何者為害。今語“不知利害”出此。
  • 52、知己知彼:(1)對自己和對方都了解得很透徹
  • 53、聞一知十:(1)聽到事情的一端即知其全貌。比喻人聰明之甚,能舉一反三
  • 54、認知科學:以人的認知過程為研究對象的邊緣學科。由思維科學、心理學、計算機科學、人類學和哲學等學科相互滲透、相互影響而形成。主要研究知識的性質、知識的獲得、知識的結構等。
  • 55、視微知著:看到細微跡象,就能知道它的發(fā)展趨勢。
  • 56、須知單狀:舊時官府記錄須知事物的字據(jù)。
  • 57、相知恨晩:謂以未能早成知己為憾事。
  • 58、討類知原:謂通過類比而探知淵源。
  • 59、易知由單:舊時征收田賦的通知單。也稱由帖﹑由單。單上開明田地等級﹑人口多少﹑應征款額和起交存留各項,發(fā)給納戶。始于明正德初,清代因之。
  • 60、陵母知興:《漢書.王陵傳》﹕"王陵﹐沛人也……聚黨數(shù)千人﹐居南陽﹐不肯從沛公。及漢王之還擊項籍﹐陵乃以兵屬漢。項羽取陵母置軍中﹐陵使至﹐則東鄉(xiāng)坐陵母﹐欲以招陵。陵母既私送使者﹐泣曰﹕'愿為老妾語陵﹐善事漢王。漢王長者﹐毋以老妾故持二心。'"陵卒從劉邦定天下。后因以"陵母知興"為識大局知興亡的典故。
  • 61、認知能力: 是指人腦加工、儲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即人們對事物的構成、性能與他物的關系、發(fā)展的動力、發(fā)展方向以及基本規(guī)律的把握能力。
  • 62、焉知非福:比喻一時雖然受到損失,也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處。也指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變?yōu)楹檬?/li>
  • 63、紅顏知已:是一種在精神上高于妻子的愛情形式,一種不能生活在一起的思想情人,一種靈魂交流勝于肉體交流的精神伴侶。
  • 64、唯吾知足: 最早出現(xiàn)在漢朝的古錢幣上,利用了方孔錢中間的那個方孔作“口”字偏旁,上、下、左、右共用一個“口”字,所以后人又稱它為“借口錢”。
  • 65、綠顏知己:網(wǎng)絡上虛擬世界里聊天
  • 66、無知少女: 不是一個貶義詞,它是對集“無黨派、知識分子、少數(shù)民族和女性”于一身的人大代表候選人的“戲稱”。
  • 67、紫顏知己:看成好朋友。
  • 68、無人知曉: 無人知曉。即沒有人知道,沒一個人知道。
  • 69、無知婦孺:中國古代非常封建、女的是不能讀書的、而小孩必須到一定年齡才可以學習、這句話意思是沒有知識的人。
  • 70、不知疲倦:指一種投入工作忘記了勞累和辛苦狀態(tài)。
  • 71、上知下愚: 只有上等的聰明人與下等的愚笨的人是不可改變性情的的意思。
  • 72、應知應會: 應知應會指特定崗位上的工作者應該了解、知道、掌握的基本知識和應該會做的基本技能。應知:本崗位應該知道,了解的知識,但不一定要自己親自動手做,但實際工作中需要用到的,包括可以指導下屬的工作的技能和知識。應會:本崗位每天,每周,每月,每年要做的事務;包括下屬的某些事務,下屬請假或者離職的情況下,做為第二責任人時候需要處理的事情。
  • 73、不知廉恥: 指人臉皮厚,厚顏無恥、不知羞恥。
  • 74、死乃知之: 死了才知道這件事情。
  • 75、相知相惜:互相認識了解,好好珍惜彼此。
  • 76、新知書店:新知書店成立于1935年,創(chuàng)辦人是錢俊瑞、徐雪寒、華應申等,前身是《中國農(nóng)村》月刊。
  • 77、相知相伴:拉關系;強行結交。
  • 78、認知失調: 又名認知不和諧。是指一個人的行為與自己先前一貫的對自我的認知(而且通常是正面的、積極的自我)產(chǎn)生分歧,從一個認知推斷出另一個對立的認知時而產(chǎn)生的不舒適感、不愉快的情緒。
  • 79、粉紅知己:男人的非女友非妻子的那種女性朋友。
  • 80、毫不知情:絲毫不知道事情的內情。
  • 81、理性知識:對事物的本質特征與內在聯(lián)系的反映,包括概念和命題兩種形式。
  • 82、無從知曉: 沒辦法知道,沒有地方可以得知,無從知道其實更常用無從知曉。
  • 83、不知進取: 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每天都在混日子。
  • 84、何以知之:依據(jù)什么知道的呢?
  • 85、藍顏知已:藍顏知己也叫碳粉知己,來源于 世紀 年代末,是指與女性在精神上獨立、靈魂上平等,并能夠達成深刻共鳴的男性朋友。由于男女的特殊性,被譽為一種游離于親情、愛情、友情之外的第四類感情。
  • 86、視微知著:看到細微跡象,就能知道它的發(fā)展趨勢。
  • 87、自我知覺: 自我知覺是社會知覺的一種形式。它是個體對自己的認識,以自我為認識的對象。也是指一個人通過對自己行為的觀察而對自己心理狀態(tài)的認識。自我知覺理論認為,人們通過自己的行為和行為發(fā)生的情境了解自己的態(tài)度、情感和內部狀態(tài)。也就是說,我們對自己內部狀態(tài)的了解,也像他人了解我們一樣,都是通過我們的外顯行為。
  • 88、只知其一: wèizhīqíèr簡拼:zzjywzje解釋:知道事物的一方面,不知道還有另一方面。形容了解的情況不全面。
  • 89、不知所惜: 措:安置,處理。不知道怎么辦才好。形容處境為難或心神慌亂。
  • 90、認知障礙: 認知是機體認識和獲取知識的智能加工過程,涉及學習、記憶、語言、思維、精神、情感等一系列隨意、心理和社會行為。
  • 91、不知何時:不知道他的詳細情況。
  • 92、良知泯滅: 是形容人良好的道德觀念被扭曲。
  • 93、認知模式: 對信息的獲取、處理的模式。
  • 94、無知之幕: 就是在人們商量給予一個社會或一個組織里的不同角色的成員的正當對待時,最理想的方式是把大家聚集到一個幕布下,約定好每一個人都不知道自己將會在走出這個幕布后將在社會/組織里處于什么樣的角色,然后大家討論針對某一個角色大家應該如何對待他,無論是市長還是清潔工。
  • 95、不知則問:有不知道的就要虛心向他人請教。
  • 96、致知于行:儒家哲學用語。語出《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歷代儒家學者對此有不同解釋。漢鄭玄認為'致知'是使人'知善惡吉兇之所終始';宋朱熹認為'致﹐推極也;知﹐猶識也。推極吾之知識﹐欲其所知無不盡也'。明王守仁則認為'致知'即'致吾心之良知'。參見'致良知'。
  • 97、大善知識:大有德之善知識。即教人遠離諸惡,奉行諸善之善友。
  • 98、天知地知:(1)天也知,地也知,無人不知 (2)除非天地知道,否則誰都不知道
  • 99、審美知識: 本書圍繞“審美”和“審美教育”兩個中心話題,以藝術欣賞、藝術創(chuàng)作、藝術創(chuàng)造為主線,從美的表現(xiàn)形態(tài)入手,以文學創(chuàng)作、二維藝術、三維藝術、表情藝術、綜合藝術為載體,以一種嶄新的范式建構了審美的知識框架,完整地闡釋了審美和審美教育的力量。
  • 100、礎潤知雨: 看到柱子的基石潤濕了,就是要下雨的征兆。比喻見到一點跡象,就能知道它的發(fā)展方向。

知字結尾的組詞

  • 1、認知:(1)認識、思維或知覺的自身發(fā)展,包括理解和推理的意識官能或過程,靠它獲得關于感覺或理念的知識
  • 2、通知:(1)通告事情的文字或口信
  • 3、無知:(1)不懂情理;缺乏知識
  • 4、诇知:謂偵察得知。
  • 5、先知:(1)認識事物在眾人之前;亦指認識事物在眾人之前的人;宗教中指受神啟示而傳達神的意旨或預言未來的人
  • 6、周知:(1)普遍知道;使普遍知道
  • 7、可知:1.見"可知道"。
  • 8、感知:(1)哲學名詞。感覺與知覺的統(tǒng)稱??陀^事物通過感官在人腦中的直接反應
  • 9、良知:(1)天賦的道德觀念 (2)好友;知己
  • 10、覺知:1.覺察到。 2.知覺。 3.覺知就是修習此法者,通過默念動而知道自己身體動,和通過默念停而知道自己身體停,而形成的一種身心體驗。
  • 11、行知:1.實踐其所得到的認識。2.公文術語。行文通知。3.指通知事項的文書。
  • 12、了知:明知;領悟。
  • 13、稔知:深知、熟知。
  • 14、相知:(1)互相了解,知心 (2)互相知心的朋友
  • 15、求知:(1)探求知識;檢查或研究以便獲得更多的知識
  • 16、諗知:意思是知道,詳細了解。
  • 17、諳知:1.熟悉﹔熟知。
  • 18、洞知:清楚地知道。
  • 19、告知:(1)說給某人讓他知道
  • 20、格知:度知。
  • 21、牟知:1.多智。知,通"智"。
  • 22、致知:推極知識。
  • 23、曲知:認識不全面,一知半解。
  • 24、證知:1.參悟。2.告知。
  • 25、麤知:略知。
  • 26、淺知:1.亦作"淺智"。2.識見膚淺。
  • 27、諜知:探知﹔暗中查明。
  • 28、故知:(1)老朋友
  • 29、本知:謂自身固有的智能。
  • 30、察知:觀察了解。
  • 31、所知:(1)已掌握的知識 (2)指相識的人
  • 32、重知:謂極為知遇,異常器重。
  • 33、踹知:猶言踏探明白。
  • 34、鑒知:1.亦作"鑒知"。2.明察知悉。
  • 35、新知:(1)新結交的好友
  • 36、至知:1.最高的智慧;最有智慧的人。知﹐通"智"。
  • 37、機知:猶機智。機巧,機詐。
  • 38、角知:1.見"角智"。
  • 39、四知:《后漢書·楊震傳》:“當之郡,道經(jīng)昌邑,故所舉荊州茂才王密為昌邑令,謁見,至夜懷金十斤以遺震。
  • 40、匿知:謂聰明才智不外露。
  • 41、的知:確實了解。
  • 42、受知:受人知遇。
  • 43、真知:(1)真才實學;深刻的哲理;真理
  • 44、料知:猶估計。
  • 45、隱知:謂隱藏其智。知﹐通"智"。
  • 46、諭知:1.上級對下級﹑長輩對晩輩給以指示。
  • 47、責知:1.責罰包庇罪人﹑知情不言者。2.貶謫到某處做官。
  • 48、貫知:習知;熟知。
  • 49、決知:猶言審知辨識。
  • 50、探知:(1)經(jīng)探聽、探查或探測后得知
  • 51、聞知:聽說;知道。 見聞;知識。 謂由傳聞傳授而有所認識。
  • 52、陂知:狡猾巧詐。
  • 53、后知:1.覺悟較晩。亦指覺悟較晩者。2.后來的知己。
  • 54、絜知:1.測度而知。
  • 55、推知:(1)經(jīng)過推理論證而知道
  • 56、稟知:1.亦作"稟知"。2.謂將事情或情況告知尊長。
  • 57、才知:亦作'才智'。
  • 58、膚知:膚淺的見聞。
  • 59、內知:指豪門的管家。
  • 60、逆知:預知,逆料。
  • 61、問知:向有知識的人請教。
  • 62、高知:(1)高級知識分子的簡稱
  • 63、奬知:賞識知遇。
  • 64、體知:體察了解。
  • 65、灼知:1.明白了解。
  • 66、眷知:恩寵和知遇。亦泛指相知。
  • 67、窺知:探知;偵悉。
  • 68、豫知:謂事先知道。
  • 69、報知:猶稟告,告知。
  • 70、恩知:猶恩遇。
  • 71、關知:1.告知。
  • 72、飭知:1.舊時公文的一種。專用于上級官署通知下屬。2.指命令使知曉。
  • 73、親知:(1)親自體驗獲得的知識
  • 74、特知:1.特別賞識﹑重用。
  • 75、習知:熟知。
  • 76、自知:(1)認識自己;自己明了
  • 77、材知:意思是才能智慧。
  • 78、貴知:1.謂貴在周知下情。
  • 79、過知:謂聰慧過頭。
  • 80、靈知:猶靈覺。指眾生本具的靈明覺悟之性。 猶良知。
  • 81、早知:(1)對未來事件能超常預知的現(xiàn)象
  • 82、備知:1.周知;盡知。
  • 83、參知:1.驗證確知。2.參與主持。
  • 84、贍知:1.亦作"贍知"。2.足智多謀。
  • 85、函知:猶言函告。
  • 86、權知:謂代掌某官職。
  • 87、五知:謂五種修身克己之道。
  • 88、要知:書簡套語。鑒察﹑察知。
  • 89、睿知:(1)見識卓越,富有遠見
  • 90、辱知:謙辭。謂受人賞識或提拔。
  • 91、遙知:謂在遠處知曉情況。
  • 92、覘知:暗中了解。
  • 93、量知:推想而知。
  • 94、賊知:謂出鬼主意。知,"智"的古字。
  • 95、徧知:全都知道。
  • 96、達知:1.通達之智。
  • 97、畫知:在知單上自己的姓名下面寫個“知”字,表示已經(jīng)知道。
  • 98、見知:1.見而知之。 2.謂明見明知,并不隔膜。 3.受到知遇。 4.為人所知。
  • 99、與知:猶與聞。預先知曉。
  • 100、己知:知己。
組詞大全為您提供知組詞,知的組詞,知字怎么組詞,知字能組哪些詞語,找到用知字組詞的組詞,其中知字在開頭的組詞有100個,知字在中間的組詞有100個,知字在結尾的組詞有100個。
  • 拼音zhī,zhì
  • 注音ㄓ,ㄓˋ,
  • 筆劃8
  • 繁體
  • 五筆TDKG
  • 五行

基本釋義

知〈動〉(會意。小篆字形,從口矢。段玉裁:“識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币馑际牵赫J識、知道的事物,可以脫口而出。本義:知道)同本義知,識也。——《玉篇》知汝遠來應有意?!啤ろn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心徹為知?!肚f子·外物》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謀反耳?!妒酚洝ち艉钍兰摇凡恢问吓??!逗鬂h書·列女傳》又日知基所亡。汝亦知射?!巍W陽修《歸田錄》不知幾千里?!濉づ矶耸纭稙閷W一首示子侄》知其不可而為之。——清·梁啟超《譚嗣同傳》又如:知不到(不知道);知風(知道情況);知不道(不知道);知兵(通曉軍事);知古今(識古通今);知足不辱(自知滿足就不會招致羞辱);知命不憂(識天命者無憂慮)懂得,了解,理會百姓聞之,知與不知,無老壯皆為垂涕?!妒酚洝だ顚④娏袀鳌肥绸R者不知。——唐·韓愈《雜說》又真不知馬。人非生而知之者?!啤ろn愈《師說》不知御?!鳌⒒顿u柑者言》知幸與不幸?!濉ぴ丁饵S生借書說》又如:知道眉高眼低(比喻懂事);知竅(能見機行事;知趣);知局(知趣);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知心著意(彼此了解,心意投合);知我(深切了解我);知好歹(明白道理,懂事);知情識趣(懂情意,善體貼);知高識底(說話、做事懂得掌握分寸)主持;管理有能助寡人謀而退吳者,吾與之共知越國之政?!秶Z·越語上》夜開金殿看星河,宮女知更月明里。——王建《溫泉宮行》又如:知更(主管更漏);知內外事(主持內政和外交事務);知客寮(寺院中的接待客);知印(主持用印);知貢舉(唐宋時特派主持進士考試的大臣)識別;區(qū)別孿子之相似者,唯其母能知之。——《淮南子》又如:知時達變(識時務,善變通);知人則哲(能識別人的賢愚善惡就聰明)賞識含愁更奏綠綺琴,調高弦絕無知音?!R仝《有所思》又如:知愛(賞識喜愛);知器(賞識,器重);知遇(賞識;優(yōu)待);知憐(賞識愛護);知重(賞識;看重)要好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冻o·九歌》張勝相知。——《漢書·李廣蘇建傳》又如:知慰(關心;撫慰);知契(知心投合)感到,感覺,察覺又損其生以資天下之人,而終不自知?!秴问洗呵铩で橛纷R者固知。——明·高啟《書博雞者事》參與高、鮑將不納君,而立公子角,國子知之。——《左傳·成公十七年》〈名〉知識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薄墩撜Z·子罕》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養(yǎng)生主》又如:求知欲;真知灼見;無知;通過努力學習,可以由無知轉化為有知知覺草木有生而無知?!盾髯印ね踔啤匪蓝兄袔缀坞x;其無知,悲不幾時,而不悲者無窮期矣?!啤ろn愈《祭十二郎文》知己絕賓客之知?!獫h·司馬遷《報任安書》天涯占夢數(shù),疑誤有新知?!钌屉[《涼思》又如:知心腹(親信)“智”的古字。智慧;才智故夫知效一官?!肚f子·逍遙游》擇不處仁,焉得知?——《論語·里仁》汝多知乎?——《列子·湯問》則知明而行無過矣。(知,通“智”)。——《荀子·勸學》大知而察?!濉㈤_《問說》又如:知力(才智能力);知士(才智之士)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