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白居易在江州和忠州的詩歌里存有十?dāng)?shù)首籠禽意象的詩歌。從籠禽意象所折射的軀、體受困、精神不甘寂寞、現(xiàn)實環(huán)境不容自由的審美意蘊中,清楚呈現(xiàn)出白居易被貶生涯的心路歷程,以及其中所蘊藏的悲傷意緒和孤憤情懷。

白居易一生共寫過 33 首籠禽詩歌,除兩首外,其余均創(chuàng)作于貶謫期間以及以后的歲月中。由此一點可知,白居易在江州、忠州之時并不是游山玩水、曠達超脫以求獨善,他仍然關(guān)注著自己的處境,并把自己遭貶受拘視為鳥困籠中。

一、籠禽意象及白居易籠禽詩創(chuàng)作

“意象”是詩歌的審美范疇,“它表現(xiàn)是一剎那間理智和情感的復(fù)合體”,“作家的主觀情志即‘意’與客觀對象即‘象’互感,而創(chuàng)造出的具有雙重意義的藝術(shù)形象稱‘意象’”?!盎\禽”,顧名思義,關(guān)在籠子里的鳥。所以“籠禽意象”便是作家由客觀的關(guān)在籠子里的鳥作用于作家的主觀感受而創(chuàng)作的藝術(shù)形象。

白居易的籠禽詩大多創(chuàng)作于江州之貶及以后的官任上。白居易視自己遭貶被困為鳥關(guān)籠中,故而創(chuàng)作了諸多有關(guān)籠禽意象的詩歌。但是,籠所能拘禁的只是其軀體,詩人的精神是不甘寂寞的,這也是籠禽意象的審美意蘊之所在,正如《貶謫文化與貶謫文學(xué)——以中唐元和五大詩人之貶及其創(chuàng)作為中心》書中提到的那樣:“使用傷禽、籠鷹等意象,借以更深刻的表現(xiàn)自我生命之受創(chuàng)、被囚的程度,表現(xiàn)失去自由后內(nèi)心郁積的沉重苦悶。”

白居易貶謫時期創(chuàng)作了大量有關(guān)籠禽意象的詩。其實,早在白居易之前,陶淵明也提到籠禽意象。江州和忠州前期,白居易筆下與陶淵明筆下的籠禽意象是有區(qū)別的。陶淵明筆下的籠是官場生涯之籠,而白居易筆下的籠是貶謫生涯之籠。從另一個方面來講,陶淵明向往的是一種看清官場渾濁之后的田園自由、個體自由;白居易向往的是一種通過居官實現(xiàn)人生價值,在渾濁的官場上革除時弊,服務(wù)國家,益于社會的自由。如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寫道:“誤落塵網(wǎng)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而白居易則曰:“鳳巢閣上容身穩(wěn),鶴鎖籠中展翅難?!?/p>

由此不難看出,白居易是渴望為官的,渴望在仕途上任意馳騁的。因為這種積極參政的愿望和行為帶來的貶謫之痛是刻骨的,所以他筆下的籠禽作為矛盾的結(jié)合體注定是悲劇的,不甘寂寞的精神必定是苦悶的。

忠州后期及蘇州、長安時期一直到會昌時期,白居易筆下的籠禽意象開始向陶淵明的籠禽意象過渡。這是白居易在看清了朝政日非、權(quán)貴們互相傾軋、黨派激烈爭斗之后,不愿意再卷入是非的一種自我轉(zhuǎn)化、自我解脫。陶淵明面對這些是毅然辭官,而白居易雖不再積極地從政,但也不是完全恬然自得,而是請求外任,繼續(xù)做官,做遠離朝廷的官,做為民辦實事的官,過著不舍廟堂之富貴而有山林之逍遙的境地?!霸诎拙右卓磥恚须[是最理想的生存方式。既有隱世的自由精神,也不會陷入隱居的貧苦?!标P(guān)于這一點,學(xué)界還有其他人持此觀點:“樂天非不愛官職者,每說及富貴,不勝津津羨慕之意?!?/p>

白居易此時筆下的籠不單是貶謫生涯之籠,還有京城朝政黑暗之籠,所以他在無法融入京城朝政黑暗、黨派紛爭的牢籠面前,只好明哲保身,自請外任。

二、白居易籠禽意象所折射出的心路歷程

白居易從京城貶官到江州,再從江州調(diào)任忠州,心理上經(jīng)歷了失落、離開貶所短暫獲得的快樂、更大的失落三重情感起伏,他的籠禽詩正是其心路歷程的真實記錄,其中包蘊著他深沉的悲傷意緒和強烈的孤憤情懷。

元和十二年(817),白居易作《山中與元九書因題書后》,詩云:

憶昔封書與君夜,金鑾殿后欲明天。

今夜封書在何處,廬山庵里晚燈前。

籠鳥檻猿俱未死,人間相見是何年。

白居易想起從前給元稹寫信時,金鑾殿的燈火輝煌,自己意氣昂揚,現(xiàn)在卻居于遠離京城的廬山庵。被貶的元稹與自己,就像籠中鳥,檻中猿,相見是如此之難。金鑾殿夜寫信給元稹的燈火輝煌,廬山庵里的煢煢孑立,京城與貶所的兩重世界構(gòu)成了強烈的對比;意氣昂揚的談天說地到凄凄慘慘的夢想團聚,白居易在情感上的落差和心靈的悲苦不言而喻。

元和十三年(818),白居易在《九日醉吟》一詩中寫道:

有恨頭還白,無情菊自黃。一為州司馬,三見歲重陽。劍匣塵埃滿,籠禽日月長。身從漁父笑,門任雀羅張。問疾因留客,聽吟偶置觴。嘆時論倚伏,懷舊數(shù)存亡。奈老應(yīng)無計,治愁或有方。無過學(xué)王績,唯以醉為鄉(xiāng)。

作者在詩的開頭先感嘆時光易逝:自然法則不會因人多情因物無情而發(fā)生變化,人總會生老病死,花總會綻放凋謝。一朝被貶司馬,竟經(jīng)歷長達三年的困頓與苦悶。這樣的貶謫生活,耗費的不只是自己的精神,還有生命,還有夢想,還有追求。如劍無用武之地,如禽無自由之身。投閑置散時間之長加上司馬一職之清冷無責(zé),令詩人只得借助老子哲學(xué)和酒來勸慰和麻醉自己痛苦的神經(jīng)。

元和十三年(818),白居易在《自江州司馬授忠州刺史仰荷圣澤聊書鄙誠》一詩中又寫到:

炎瘴拋身遠,泥涂索腳難。

網(wǎng)初鱗撥剌,籠久翅摧殘。

白居易描述初到貶所時,還像剛被捕入網(wǎng)的魚,奮力掙扎。日子久了,反而意志消沉了。顯然,從這一個側(cè)面說明了貶謫生活給作者帶來的巨大軀體傷害和精神折磨。所以,作者聽到要調(diào)任忠州刺史的消息時,有一種鳥出囚籠、恢復(fù)元氣的期盼與喜悅。 元和十三年(818)年底,白居易調(diào)任忠州刺史,在赴任之前作《除忠州寄謝崔相公》一詩:

提拔出泥知力竭,吹噓生趣見情深。

劍鋒缺折難沖斗,桐尾燒焦豈望琴?

感舊兩行年老淚,酬恩一寸歲寒心。

忠州好惡何須問,鳥得辭籠不擇林。

這里的崔相公指的是崔群。元和初,崔群和白居易同為翰林學(xué)士,于元和十二年(817)七月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杜f唐書》載:“群在內(nèi)職,常以讜言正論聞于時。”朱金城在白居易集箋校中說:“白居易江州司馬除忠州刺史,崔群之力也?!弊髡哂谠娭懈袊@江州之貶給自己帶來的傷害,對調(diào)離江州,詩人是快樂的。詩人雖然不知道忠州是什么樣子,但是卻認(rèn)為只要離開江州,到哪里都比江州快樂。解脫的喜悅和躊躇滿志的喜悅溢于言表。不過,也正是這些短暫的喜悅,使詩人陷入更深的苦悶之中。元和十四年(819),白居易自江州赴忠州刺史任途中作有《重贈李大夫》一詩: 早接清班登玉陛,同承別詔直金鑾。鳳巢閣上容身穩(wěn),鶴鎖籠中展翅難。

流落多年應(yīng)是命,量移遠郡未成官。慚君獨不欺憔悴,猶作銀臺舊眼看。 白居易和李大夫曾經(jīng)同朝為官,而現(xiàn)在李大夫仍然在朝為官,自己卻如鎖入籠中的鶴,無法施展自己兼濟天下的理想。作者因為這種強烈的對比而感嘆自己的命運,由此想到就算調(diào)任忠州也不能“成官”。失落,調(diào)任的失落,調(diào)任仍是貶謫命運的失落,在這首詩中被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出來。待到元和十四年(819),在擔(dān)任忠州刺史時作的《答楊使君登樓見憶》中,這種失落達到頂點:

忠萬樓中南北望,南州煙水北州云。

兩州何事偏相憶?各是籠禽作使君。

作者在忠州又發(fā)出“籠禽”的感嘆,與《山中與元九書因題書后》有相似之處,但在這里,“兩州何事偏相憶?各是籠禽作使君”還有更深一層的含義——一方面是盼望團聚,另一方面是隨著兩次官任時間的推移作者意識到相見希望之渺茫。

白居易還寫過兩首關(guān)于《鸚鵡》的詩。元和十四年(819),白居易在忠州刺史任上寫過一首《鸚鵡》詩,詩云:

竟日語還默,中宵棲復(fù)驚。

身囚緣彩翠,心苦為分明。

暮起歸巢思,春多憶侶聲。

誰能拆籠破,從放快飛鳴?

這首詩表面上說:鸚鵡一整天都沉默不語,晚上睡去又醒來。鸚鵡因為自己羽毛的漂亮被人類關(guān)入籠中,雖然吃喝無憂,但內(nèi)心卻因向往自由而苦悶至極。每到傍晚就會想起從前歸巢的情景,每個春天更是懷念同伴的自由啼鳴。鸚鵡盼望能夠逃脫這個牢籠,自由飛翔,放聲歌唱。不難看出,作者是即物寄情,亦鳥亦人,人鳥難辨。白居易借對囚系牢籠中的鸚鵡的同情感嘆,實際寄托的是對自身的悲憫。

原以為離開江州就是解脫,到了忠州才明白陷入更絕望的境地,這種絕望除了空間還有時間。白居易在江州的時間有三年,三年結(jié)束調(diào)任忠州刺史之前還可以夢想忠州的美好,但到了忠州,希望破滅,環(huán)境的惡劣尚在其次,最主要的是在貶謫江州三年之后仍未改變貶謫處境,被棄遠處的時間推移給白居易心靈帶來了巨大的絕望。再也沒有希望了,這也是他心路歷程最苦悶的一段。大和二年(828),從蘇州刺史任上返回長安的白居易在《戊申歲暮詠懷三首》(其三)中仍舊寫到:“七年囚閉作籠禽,但愿開籠便入林。”“作為人的生命流程和生存狀態(tài)的一種符號,……數(shù)量詞凝聚著貶謫詩人生命磨難的深度與長度”。詩人的悲傷意緒和孤憤情懷就在這深度和長度中,發(fā)酵、裂變、宣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