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下面小編要給大家介紹黃庭堅被貶期間寫下的一首詩,它筆墨空靈,所描寫的是漁翁垂釣寒江的情景。
縱觀我國古典詩詞,它不僅凝聚著豐富的情感,其實還積淀著智慧的結(jié)晶。因為古代文人,大都具有“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經(jīng)歷,所以總能從人生遭遇中總結(jié)經(jīng)驗,也總能從客觀事物中找出規(guī)律。因此,即使是習以為常的生活內(nèi)容和自然景物,在古典詩詞里都含有深刻的智慧。
譬如,蘇軾游覽廬山風光,便有了“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陸游酷愛啃讀詩書,便有了“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等。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訴衷情》,便是宋代詞人黃庭堅一首并不出名,卻含有大智慧的詞作,甚至可以說最后12字直擊人心,令人徹悟。
公元1095年,也就是宋哲宗紹圣二年,黃庭堅因修《神宗實錄》不實的罪名,被貶黔州(今重慶市彭水縣)。黃庭堅被貶賦閑期間,常常登高覽勝,感懷今古,不禁產(chǎn)生了想要尋求超脫的心理,以及對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這首《訴衷情》便是黃庭堅在這樣的心境下有感而發(fā)。
《訴衷情》
一波才動萬波隨,蓑笠一鉤絲。
金鱗正深處,千尺也須垂。
吞又吐,信還疑,上鉤遲。
水寒江靜,滿目青山,載月明歸。
詩文賞析:
首先,詞的開篇兩句“一波才動萬波隨,蓑笠一鉤絲”,即江上萬頃波濤一個接一個涌來,一位戴斗笠披蓑衣的漁翁,正獨自一人在江邊垂釣。從它的意思來看,顯然是勾勒出了一幅寒江獨鉤圖。其意境頗似唐代詩人柳宗元《江雪》一詩中的“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因為黃庭堅與柳宗元都有被貶的境遇,又都是清高之人。
緊接著的“金鱗正深處,千尺也須垂”,意思是說魚兒就在這水中深處,即便它是深藏千尺也要釣上來。從字面意思來看,它不過是身為垂釣之人對于魚兒的正常渴求罷了。但對于黃庭堅這個貶謫之人來說,他想要表達的卻是一種屢遭坎坷后寄情山水而忘卻名利的情懷。對魚兒的渴求,其實就是黃庭堅想要尋求超脫的決心。
然后,我們來看看詞的下片。起三句“吞又吐,信還疑,上鉤遲”,即魚兒吞下了魚餌,又吐了出來,將信將疑,卻遲遲不肯上鉤。同理,這三句除了將垂釣的過程描述了出來,更多的是表達了黃庭堅尋求超脫之路的艱難。其實想想就能明白,畢竟不是圣人,想要一朝一夕就忘卻名利,從而超脫出來是何等的不現(xiàn)實。
最后,“水寒江靜,滿目青山,載月明歸”,則是一幅筆墨空靈的江漁歸晚圖。它的意思是說,當漁翁歸來的時候,已經(jīng)是水寒江靜,滿目青山,明月當空的時候。我們說按照詞的思路,到了這里應該是對垂釣結(jié)果對描寫。那么究竟有沒有釣到魚兒呢?其實這個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詞人通過對一種自然超妙的景象描寫,表達出了自己覺悟超脫,由凡入圣的襟懷。
這種澄靜澹遠的境界,也象征著黃庭堅不再為名利上的失意而煩惱,而把目光放到了大自然中的山水上。如此一來,魚兒有沒有釣上來,就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獨釣江天的自由生活。對于最后這短短12個字,歷來詩論家對它的評價都很高,說其是“令人徹悟言”。雖然我們不曾有黃庭堅這樣的坎坷經(jīng)歷,但是我們卻可以借鑒他尋求超脫的經(jīng)驗,從而助我們更好地面對人生中不如意的事。
綜觀黃庭堅的這首詞,它筆墨空靈,所描寫的是漁翁垂釣寒江的情景,要表達的卻是黃庭堅遭遇貶謫后寄情山水忘卻名利從而超脫的情懷。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們不要忘了生活中還有“水寒江靜,滿目青山,載月明歸”,這樣的自然超妙景象。對于黃庭堅的這首詞,你怎么看?
相關(guān)文章
最新文章
為您推薦